- 海水的综合利用
- 共9119题
(14分)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NH3和氧气。已知:
(1)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人工固氮”新方法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 h):
①50℃时从开始到3 h内以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②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请写出两条) ▲ 、 ▲ ;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业流程如下:
①往沉淀池中装入CaSO4悬浊液后,需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的原因是
▲ 。
②煅烧炉中产生的固态副产品为 ▲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 ▲ 。
正确答案
(14分)
(1)N2(g) + 3H2O( g)2NH3(g) +
O2(g);△H =" +" 630 kJ·mol-1 (3分)
(2)①2.5×l0-8 mol/(L·min)或①1.5×l0-6 mol/(L·h) (2分)
②升高温度;增大压强; (合理均可,2分)
(3)①氨在水中溶解度大,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CO2,增大c(CO32-),促使CaSO4转化为CaCO3,同时生成(NH4)2SO4 (3分)
②CaO(或生石灰) CO2(或二氧化碳) (各2分,共4分)
略
(15分)
纯碱一直以来都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很长一段时间来纯碱的制法都被欧美国家所垄断。上个世纪初我国著名的工业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经过数年的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优于欧美制碱技术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并在天津建造了我国独立研发的第一家制碱厂。其制碱原理的流程如下:
⑴侯德榜选择天津作为制碱厂的厂址有何便利条件(举二例说明) 、 。
⑵合成氨工厂需要向制碱厂提供两种原料气体,它们分别是: 、 。(填化学式)这两种气体在使用过程中是否需要考虑添加的顺序: (填“是”或“否”),原因是: 。
⑶在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⑷使原料水中溶质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母液中可以提取的副产品的应用是 (举一例)。
正确答案
⑴原料丰富、运输便利 各1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⑵CO2、NH3 各2分
是 1分
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先通氨气后通CO2产生碳酸氢铵多,有利于碳酸氢钠析出2分
⑶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2分
⑷循环I 2分
作化肥 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略
(15分)活性氧化锌常用作橡胶制品的硫化活性剂。工业上用粗氧化锌(含少量CuO、FeO、MnO、Fe2O3等)生产活性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 。
(2)完成“反应器2”中反应之一的离子方程式:
□MnO-4+□Mn2++□ =□MnO2↓+□H+
(3)蘸取“反应器2”中的溶液点在 试纸上,如果观察到试纸变蓝,说明KMnO4过量。
(4)“废渣2”分离出的MnO2可用于制取MnO,已知:
2MnO2(s)+C(s)==2MnO(s)+CO2(g)△H=—174.6kJ·mol-1
C(s)+CO2(g)="=2CO(g)" △H=+283.0kJ·mol-1
试写出MnO2(s)与CO(g)反应制取MnO(s)的热化学方程式: 。
(5)“反应器3”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 。
(6)“反应器4”得到的废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除了Na+外,还有 。
(7)从“反应器4”中经过滤等操作得到碱式碳酸锌。取碱式碳酸锌3.41g,在400~450℃下加热至恒重,得到ZnO 2.43g和标准状况下CO20.224l,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
。
正确答案
(15分)
略
图1是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其中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它有一特殊的性质——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
⑴、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
⑵、如果粗盐中SO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式剂除去SO
,该钡试剂可以是 ▲ 。
A.Ba(OH)2 B.Ba(NO3)2 C.BaCl2
⑶、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 。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⑷、电解后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从 ▲ 口流出,b口排出的是 ▲ 气体,电极1应连接电源的
▲ 极(填“正”或“负”极);理论上讲,从f口加入纯水即可,但实际生产中,纯水中要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其原因是 ▲ 。
⑸、图2是根据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技术原理,设计的电解Na2SO4溶液生产NaOH和H2SO4溶液的装置。请回答:
①、a为 ▲ (填“阳”、“阴”)离子交换膜。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
③、从D、E口流出或流进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
正确答案
⑴、Ca2++CO=CaCO3↓ Mg2++2OH-=Mg(OH)2↓
⑵、A C
⑶、B C
⑷、d; Cl2; 正;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又不影响NaOH纯度。
⑸、①、阴; ②、4OH—4e- ="=" 2H2O + O2↑ ③、NaOH ,H2O(加少量稀硫酸)。
略
(本小题15分)根据下列框图关系填空,已知反应①、③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D、E常温下为气体、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与E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Mr(H) -Mr(E) =34,又知C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1)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合物A中所包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每生成16g E,放出106.5 kJ热量,则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 2Na2O2+2H2O===4NaOH+O2↑(2分)(2分)
(1)离子键、非极性键 (3分,答出1个只给1分)
(2)Fe2O3 + 6H+ = 2Fe3+ + 3H2O(2分)
Fe2(SO4)3 + 6NaOH = 2Fe(OH)3↓+3Na2SO4(2分)
(3)FeS2(s) + 11/4 O2(g) =" 1/2" Fe2O3(s)+ 2SO2(g);△H=-852kJ/mol(4分)
抓住反应①、③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这个突破口,再结合A是固体,得出:反应①是煅烧FeS2制SO2,X是无色液体,应为水,③是制SO3,②是固体B与水作用产生O2,则固体B为过氧化钠,其他就好解了。技能空间:本题解题突破口是“重要工业生产反应”。中学重要工业生产反应有:1.煅烧石灰石 2.煅烧黄铁矿 3.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4.氨的催化氧化 5.合成氨 6.电解饱和食盐水 7.工业制盐酸 8.高炉炼铁 9.工业制取漂粉精 10.工业制水煤气 11.硅酸盐工业等。
应试策略:有一类框图推断题,考查中学所学的工业生产原理,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综合考查工业生产中常见化合物的性质,有一定的综合性。题目有一定难度,除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有一定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的推理能力。
(12分)污水处理分析时,常用双硫腙(H2Dz,二元弱酸)把金属离子络合成电中性的物质,再用CCl4萃取络合物,从而把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完全分离出来。如用双硫腙(H2Dz)~CCl4分离污水中的Cu2+时,先发生络合反应:
Cu2++2 H2DzCu(HDz)2+2H+,
再加入CCl4,Cu(HDz)2就很容易被萃取到CCl4中。
(1)写出双硫腙和Fe3+络合的离子方程式: 。萃取过程中要控制适宜的酸度。如果溶液的pH过大,其后果是 。
下图是用双硫腙(H2Dz)~CCl4络合萃取某些金属离子的酸度曲线。它反映了萃取某些金属离子时适宜的pH范围。E%表示某种金属离子以络合物形式被萃取分离的百分率。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Hg2+、Bi3+、Zn2+,用双硫腙(H2Dz)~CCl4络合萃取法处理废水。
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2)欲完全将废水中的Hg2+分离出来,须控制溶液pH=
(3)当调节pH=2时,铋(Bi)的存在形式有: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4)萃取到CCl4中的Zn(HDz)2分液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锌又转到水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1)Fe3++3H2DzFe(HDz)3+3H+ 。Fe3+ 会形成Fe(OH)3沉淀
(2)1 (3)Bi3+ Bi(HDz)3 ; 2: 3 (4)Zn(HDz)2 + 6OH- = Zn(OH)4- + 2Dz2- + 2H2O
略
(7分)甲醇是可再生燃料,可以利用天然气等物质生产,生产成本低,用途广泛。最近有科学家提出:把含有0.050%CO2的空气(通常情况下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030%,当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0.050%时,会引起明显的温室效应。)吹入碳酸钾溶液中,然后再想法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得到甲醇,其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吸收池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2)写出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_ __。
(3)若吹入的空气体积为33.6m3(标准状况下),则理论上最多可生产 g甲醇
正确答案
(7分)(1)CO32- + CO2 + H2O="=" 2HCO3- (2分)
(2)CO2 + 3H2 ="=" CH3OH + H2O (2分)
(3)24 (3分)
略
(12分)合成氨生产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途径,对化学工业技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92.2kJ/mol。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H2可用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我国合成氨工业目前的生产条件为:催化剂-铁触媒,温度-400~500℃,压强-30~50MPa。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压缩到30~50MPa的原因是 。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原料气的转化,实际生产中采用400~500℃的高温,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原因之二是 。
(2)500℃、50MPa时,在容积为VL的容器中加入n mol N2、3n mol H2,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N2的转化率为x。则K和x的关系满足K= 。
(3)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部
分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 质
燃烧热(kJ·mol-1)
H2(g)
-285.8
CO(g)
-283.0
CH4(g)
-890.3
已知1mol H2O(g)转变为1mol H2O(l)时放出44.0 kJ热量。写出CH4和H2O(g)在高温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取新型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
正确答案
(1)加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
增加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2分)
(2)(4分)
(3)CH4(g)+H2O(g)=CO(g)+3H2(g) △H=+206.1 kJ·mol-1(4分)
(4)N2+6e-+8H+=2NH4+(2分)
略
(12分)硫酸被人们誉为“化学工业之母”,在国民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硫酸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水平的标志。工业上生产硫酸包括三步:
(1)第一步,在沸腾炉中煅烧黄铁矿,反应如下:4FeS2+11O28SO2+2Fe2O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当生成8 mol S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第二步,在接触室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2SO3。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模拟该反应,他们分两次进行实验,第一次向容器中加入2 mol SO2、1 mol O2,反应达平衡后测得SO2的转化率为α1,第二次向容器中加入3 mol SO2、1.5 mol O2, 反应达平衡后测得SO2的转化率为α2,则α1 α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第三步,在吸收塔中将SO3转化成硫酸。硫酸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①浓硫酸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写出浓硫酸与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有Na、Mg、Al、Cu四种金属,若两两混合后取混合物14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H25.6 L,则此混和物的组合方式最多有 种。
正确答案
(1)Fe2O3、SO2 (2分) 44mol (2分) (2)小于 (3分)
(3)①Cu+2H2SO4(浓)CuSO4+ SO2↑+2H2O (2分) ② 3 (3分)
略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 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
2NaHCO3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IV)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
正确答案
(1)C
(2)(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Ⅱ)吸收未反应的NH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CO2”不给分)
(Ⅲ)过滤
(IV)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