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学生就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的。已知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学生就这个课题提出了以下问题:

(一)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有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1的观点: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

学生2的观点: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

学生3的观点:利用晒盐后的苦卤水,再加入沉淀剂。 

请你评价三个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是或否),并简述理由。

(二)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分离?

(1)为了使镁离子沉淀下来,加入的足量试剂①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的足量试剂②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试从节约能源,提高金属镁的纯度分析,以下适宜的冶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正确答案

(一)

(二)(1)NaOH;(2)HCl;(3)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某校学生设计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图。请思考并回答

I.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①、②、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II.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为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有三种预设方案:

A.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

B.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沉淀剂;

C.利用晒盐后的苦卤水,加入沉淀剂。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___正确(填序号),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另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对Mg2+的分离。

(1)为了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下来,若加入足量的试剂甲为澄清的石灰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甲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

正确答案

I、③

II、C;该方法因Mg2+浓度大,节约能源,成本较低

III、(1)Mg2++2OH-==Mg(OH)2↓;(2)过滤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南通濒江临海,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1)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在实验室中粗盐经过溶解、_________、_________可制得精盐。

(2)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_________,试剂B选用_________,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②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_________;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多级闪急蒸馏法”,证明蒸馏得到的水为淡水的方法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过滤;蒸发

(2)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盐酸;分解反应

②Na2SO4;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3)取样并滴加AgNO3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说明蒸馏海水为淡水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最近,我国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并联产水泥的技术研究获得成功。

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的非玻璃仪器或用品有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生成两种酸式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依题意猜测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结晶水部分不写)。

(4)“热交换器”是利用“废热”预热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可利用硫酸工业的“废热”_________。

(5)SO3在______________(填设备名称)中用______________吸收转化为发烟硫酸。

正确答案

(1)过滤,铁架台(含铁圈)、滤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NH4H2PO4  (NH4)2HPO4.

(3)CaSO4   (4)即将参与反应的SO2和O2 发电    (5)吸收塔  98%的浓硫酸

试题分析:(1)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是过滤。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的非玻璃仪器或用品有铁架(含铁圈)、滤纸。磷酸和氨气发生反应可以产生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H3PO4+3NH3="(" NH4)3PO4.    H3PO4+2NH3=(NH4)2HPO4。H3PO4+NH3= NH4H2PO4。这些磷酸的铵盐都容易溶解于水。将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首先要将溶液蒸发、浓缩,然后冷却、结晶,最后过滤得到。(2)若装置a中生成两种酸式盐,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NH4H2PO4、(NH4)2HPO4。(3)磷灰主要成分是磷酸钙。磷酸钙和硫酸发生反应产生磷酸和硫酸钙。所以猜测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磷酸钙,化学式是CaSO4。(4)“热交换器”是利用“废热”预热即将参与反应的SO2和O2 ,除此之外还可利用硫酸工业的“废热”发电。(5)SO3在吸收塔中被吸收的。由于水被浓硫酸吸收时容易形成酸雾,不利于三氧化硫的吸收。所以通常用98.3%的浓硫酸来吸收形成发烟硫酸。然后再用水稀释成需要的浓度。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N2(g)+3H2(g)2NH3(g)  ΔH<0;2SO2(g)+O2(g)2SO3(g)  ΔH<0;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影响速率和平衡的因素分析,要有利于NH3和SO3的生成,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的合成氨过程中,要分离出氨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合成SO3过程中,不需要分离出SO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高温、高压、催化剂 合成氨:高温、高压、催化剂;合成SO3:高温、常压、催化剂 (2)减少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NH3方向移动 该反应向生成SO3的方向进行程度大,达到平衡后SO2余量较少,故不需要分离SO3

根据两个反应的特点:合成氨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均是体积减小、放热的气体反应。所以从提高反应速率和增大反应物转化率来看:选择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均是合理的。但实际上,还要考虑设备的耐压能力、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才能确定生产条件。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硫铁矿与焦炭充分混合(FeS2与C的质量比为5∶2),在有限量的空气中缓慢燃烧,结果可得到硫磺(副产物是两种氧化物),其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FeS2+8C+5O2====2FeO+8CO+4S或3FeS2+12C+8O2====Fe3O4+12CO+6S

根据质量比算出FeS2与C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产物除单质硫外,一是铁的氧化物,二是碳的氧化物(CO),由于焦炭是还原剂且空气是限量的,不会生成高价铁的氧化物。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6分)

(1)合成氨反应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Δ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N2H4(g)+O2(g)=N2(g)+2H2O(g);△H=-543kJ·mol-1

  H2(g)+F2(g)=HF(g);△H=-269kJ·mol-1

H2(g)+O2(g)=H2O(g);△H=-242kJ·mol-1

则反应 N2H4(g)+2F2(g)=N2(g)+4HF(g)的H="_____________" kJ·mol-1。

(3)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溶液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 mol·L-1。(说明:溶液的体积可以直接相加)

正确答案

(1)向左(2分)   不改变(2分)

(2)-1135(kJ·mol-1 )(2分)

(3)Cu(OH)2  (2分)       Cu2++2NH3·H2O=Cu(OH)2 ↓+2NH4+(3分)

(4)中(2分); mol·L-1(3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两个重要反应

①甲溶液 A + B + C

②乙经过粉碎后在沸腾炉中燃烧,得到D和E

其中,A、D在常温常压下为刺激性气味气体,C为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

(1)A的电子式是              。    

(2)将A通入B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1 g C在A中燃烧时放出92.3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工业上可利用E为原料冶炼其中所含的金属,方法是                。

(5)化工生产②中第二步、第三步用到的设备名称分别为                。第二步采用的反应条件为                          

(6)将A和D按物质的量1:1通入下列装置中:

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装置设计不完整,请将所缺部分在装置图的右边方框中画出。

(7)一定条件下,将12 g乙放入过量的的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转移1.5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正确答案

(1)                             (1分)

(2)Cl2+ 2OH- = Cl- + ClO- + H2O                          (1分)

(3)H2 (g) + Cl2(g) =" 2HCl" (g);△H =" -184.6kJ/mol    " (1分)

(4)热还原法    (1分)

(5)接触室、吸收塔。常压、400~5000C、催化剂(3分)

(6)     Cl2 + SO2 + BaCl2 +2H2O = BaSO4↓+ 4HCl    (1分)

⑺ FeS2 + 14H+ + 15NO3- = Fe3+ + 2SO42- + 15 NO2 ↑+ 7H2O  (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下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正确答案

(1)使面粉充满金属筒(2)①②(3)严禁烟火

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爆炸及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实验中不断的鼓入空气,会把面粉吹起来,使金属筒内充满面粉,一旦遇到明火引起燃烧,就可能发生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才可能发生,去掉金属盖使空间扩大了,就不容易发生爆炸,而蜡烛没有点燃根本就不会发生爆炸。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1分)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A、B、C、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

(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是            

(2)丁烷是由石蜡油获得A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之一,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三个甲基,写出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3)B、D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                   

A→B的反应类型是         

写出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                                  

(4)大多数的有机反应速率比较缓慢,我们在实验或生产中为了提高有机反应的速率,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项即可)。

正确答案

下一知识点 :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海水的综合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