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项目经理的任务
- 共117题
施工项目管理机构编制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之前应先完成的工作是( )。
A.明确各主管工作部门的工作任务
B.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进行检查
C.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
D.落实各工作部门的主管人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编制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为了编制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首先应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费用(投资或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与协调等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在项目管理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经理和费用(投资或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组织与协调等主管工作部门或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
设计阶段监理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有( )。
A.编制监理规划,确定目标控制计划
B.组织施工图会审
C.审查设计基础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D.审查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E.评定、验收设计文件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工程开工前,应该对建设单位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该复测工作应由( )完成。
A.勘察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凡涉及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都应该严格进行专人负责的复核性检查,以避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难以补救的或全局性的危害,例如:工程的定位、轴线、标高,预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预埋件、管线的坡度,混凝土配合比,变电、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送电方向等。技术复核是承包单位应履行的技术工作责任,其复核结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后,才能进行后续相关的施工。监理工程师应把技术复验工作列入监理规划及质量控制计划中,并看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任务,贯穿于整个的施工过程中。
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包括( )。
A.变更处理流程
B.竣工验收流程
C.施工工艺流程
D.招标书编制审定流程
E.工程投资信息收集及处理流程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考核内容] 建设项目组织的实务分析
施工承发包模式包括平行发包、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等,下列关于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招标不依赖于完整的施工图,可以将施工招标提前到设计阶段进行,设计完成一部分,施工发包一部分
B.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有两种可能,即发包人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与分包人签订合同
C.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中,每一个分包单位的选择都要经过总承包管理单位的认可,因为总承包管理单位承担施工总体管理和目标控制的任务和责任
D.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中,合同交界面比较多,应重视各合同之间界面的定义,否则对质量控制不利
E.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中,业主要负责对多个合同的跟踪管理,工作量较大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设计阶段监理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有( )。
A.编制监理规划,确定目标控制计划
B.组织施工图会审
C.审查设计基础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D.审查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E.评定、验收设计文件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基准线和水准线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后,将复测结果报()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才能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A.建设单位代表
B.总监理工程师
C.监理工程师
D.项目经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1Z204034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基准线和水准线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后,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才能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记忆类考题。
(二)
某啤酒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项目,施工项目部在各工程正式施工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和有关方面进行了质量控制。
施工项目经理部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符合设计意图和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采用于PDCA循环方法对该工程进行质量控制。
以下是该施工项目经理部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部分具体方法:
(1)确定质量总目标并分解成分目标;(2)绘制竣工图;(3)对工程进场材料进行检验;(4)进行联动调试和试运转;(5)检查竣工资料文件;(6)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7)参加设计技术交底;(8)对施工工艺、方法、工序进行质量监督。
在质量控制中,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当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哪些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正确答案
在质量控制中,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当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施工有关人员、设备和材料、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场景(一)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二级公路第八合同段的施工任务,该合同段路线长8.0km,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水泥稳定基层。施工队伍进场后,考虑到施工成本和工期要求,项目经理部提出了将其中K55+020~K58+200段水泥稳定基层更改为级配碎石基层的变更申请,经业主和有关单位审核,同意该变更申请。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建立了工地试验室,路面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以下主要环节;施工配合比设计及报批;施工测量控制;试验仪器设备调试;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及接缝处理等。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时,局部出现了破损裂缝,现场人员未对裂缝作任何处理即准备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技术负责人到达现场后,责令队伍暂停施工,并对破损处进行了处理,然后浇洒了一层沥青,准备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根据场景(一),回答下列问题:
场景中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前,施工单位所浇洒的一层沥青称为( )。
A.透层沥青
B.黏层沥青
C.封层沥青
D.热拌沥青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透层沥青是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背景资料]
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摘录如下所述。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施工负责人向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项目经理对管理工程师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项目开工前编制的测量控制方案经管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4)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
(5)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和设备,项目经理部没有必要进行检验和验收。
(6)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工序和施工情况做记录。
(7)对项目质量计划中规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见证点进行控制。
[问题]
逐条判断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正确答案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的妥当与否的判断。
(1)不妥。
正确做法: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不妥。
正确做法: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管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不妥。
正确做法:项目开工前编制的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4)不妥。
正确做法:管理工程师应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
(5)不妥。
正确做法: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6)不妥。
正确做法:工序施工的情况应由施工管理人员记录。
(7)不妥。
正确做法:对项目质量计划中规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