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杏花村(图乙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4分)  

(2)读乙图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二及图乙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4分)

正确答案

(1)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南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任意答两点4分)

(2)温带季风气候(1分)。距海较远(1分),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夏季风(东南季风),使其受夏季风的影响减弱(2分),气候大陆性强

(3)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酿酒的原料丰富。优质的泉水;利用提高酒的品质。酿酒的历史悠久,杏花村的知名度高;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位于河谷地区,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政策支持。(任答4点即给4分)

试题分析:

(1)联系银川平原所存在的问题分析贺兰山的作用,银川平原纬度较高,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冬季严寒,而贺兰山位于西部阻挡了寒冷气流的侵袭;银川平原气候干燥,离西部沙漠较近,而贺兰山位于西部阻挡了沙漠入侵;银川平原深居内陆,降水少,影响农业生产,而贺兰山东南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2)根据A市的位置可知其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的大陆性强弱指受海洋的影响大小,因该市距海较远,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从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所以该市受夏季风的影响弱,其气候的大陆性强。

(3)联系影响酒业生产的因素去分析,从原料分析,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原料丰富;从水源分析,临近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水质优良;从酿酒历史分析,历史悠久,杏花村的知名度高;从市场分析,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从交通运输条件分析,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并且有政策的支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炼铝工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工业部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石化、钢铁、能源、电力、林浆纸、电子等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

材料二: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

(1)指出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广西发展炼铝工业的区位优势。(6分)

(2)说明与广西内地相比,北部湾经济区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水能资源丰富,动力充足;(2分)铝土资源丰富;(2分)水资源丰富(大量廉价劳动力)(2分)(共6分)

(2)地处沿海,是大西南的出海通道,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北海、防城港、钦州港口群,海运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毗邻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任答三点得共6分)

试题分析:

第(1)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资源、能源短缺,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广西发展炼铝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能资源丰富,动力充足;铝土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大量廉价劳动力。

第(2)题,与广西内地相比,北部湾经济区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条件可从北部湾的位置优势、交通优势、消费市场、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炼铝业的区位条件及北部湾的区位优势,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左图为海南岛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海南岛降水与风能分布图。

材料二:瓜菜种植是海南农业的传统优势项目,但每年5月至10月,瓜菜种植面积会巨减。

(1)试描述海南岛的地形特征。(2分)

(2)海南岛降水和风能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2分)

(3)A、B两地比较谁更适合发展盐场,说明理由。(3分)

(4)简述海南岛发展瓜菜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并分析种植面积年内变化的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呈阶梯状下降(或环形分布)(2分)

(2)风能资源自西向东递减,降水自东向西递减。(2分)

(3)B地,理由:纬度低,气温高;降水量较A地少;风力强劲。(3分)

(4)优势自然条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3分)

种植面积年内变化原因: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选择反季节种植,市场占有份额更大。

本题考查海南岛。

(1)注意地形特征不仅要指出主要的地形类型还要指出地势特征。

(2)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征,读图即可。

(3)盐场布局主要从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地形等方面分析。

(4)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其中的不利条件不予分析)。由于冬季北方市场需求量大,故种植面积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铅、锌、铜、锑、镍、铁、汞、金、银、铀、煤、石油、天然气等。

(1)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说出该流域东部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8)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该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6分);并分析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如果中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会对下游地区产生什么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无结冰期。

(2)水稻种植业 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3)开发方向:中上游以水能开发为重点,进行流域的的梯级开发,以实现防洪、灌溉、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中下游利用优势农产品发展商品农业基地;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工矿业;利用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产生影响:引起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下游地区河湖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并影响航运。

试题分析:

(1)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流速、有无结冰期和汛期等。根据图中所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从海拔上看,此地起伏较大,所以水能丰富。

(2)根据图中经纬度或地名武汉可知,该流域东部平原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来回答。

(3)结合教材所学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案例来分析回答该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和如果中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会对下游地区产生什么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图中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简述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2分)。

(2)比较乙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产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5分)。

(3)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河流携带泥沙流入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1分),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1分)。

(2)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的上限在N坡分布的海拔较高(1分);云杉林在N坡缺失(1分);N坡的雪线较高(1分)。N坡为阳坡、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水分条件较差(2分)。

(3)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云雨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深居内陆且植被稀少,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任答四点,4分)。

试题分析:

(1)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冲积扇。

(2)图示山脉为天山,M在天山北坡,N在天山南坡;N坡为阳坡、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水分条件较差,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的上限在N坡分布的海拔较高;云杉林在N坡缺失;N坡的雪线较高。

(3)吐鲁番盆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是天山中的一断裂下陷盆地;纬度高,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云雨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空气流动性差,热量不易散失;深居内陆且植被稀少,荒漠广布,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

下一知识点 :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