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孙中山曾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下列哪一主张与上述观点相一致

A平均地权

B土地国有

C驱除鞑虏

D节制资本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午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前,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下列关于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瑞蚨祥(传统服饰·传统鞋)与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创始人孟鸿生是济南府章丘县人,从经营土布开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后来又在天津、青岛、烟台等地设立分号。下列选项与瑞蚨祥属于同一性质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发昌机器厂

C开平煤矿

D轮船招商局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经济发展,表述不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

B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失调现象一度改变

C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D新式民族工业分布范围扩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1911年全国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171家,1927年是1374家,1933年达到了2435家。工厂数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洋务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