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气的应用
- 共181题
实验室用N2、H2合成氨气,并用酚酞试液检验生成的氨气,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用NaNO2饱和溶液和NH4Cl饱和溶液共热制取氮气: NaNO2+NH4Cl=NaCl+NH4NO2;NH4NO2N2↑+2H2O。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用于制取______________
(2)装置E中分液漏斗上方常用导管与园底烧瓶相通,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E与装置C直接相连,连接时导管口连接方法为e接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另一接口与其他仪器装置相连接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另一接口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_接______。
(4)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装置F导出的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
(5)装置G内滴有酚酞的试液,用于检验氨气的生成,该装置中导管口能否插入液面以下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充分利用原料的角度看,装置G应装双孔塞,此时另一接口应与________相连为佳。
正确答案
(1)H2(或氢气)
(2)便于液体顺序流下;b
(3)a;d;c;f;g;h
(4)干燥N2、H2;NH3、H2、N2(5)不能;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发生倒吸
(6)d
(1)已知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是一个可逆反应,即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且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是一种酸性比碳酸还要弱的酸.分别写出盐酸、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
(2)镁带着火时,不能用液态CO2灭火剂来灭火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将少量铁粉投入到过量稀硝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性和______性.实验室中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______法收集.
正确答案
(1)盐酸是强电解质,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Cl═H++Cl-,HClO⇌H++ClO-,
故答案为:HCl═H++Cl-;HClO⇌H++ClO-,
(2)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2Mg+CO2C+2MgO,所以不能用液态CO2灭火剂来灭火,
故答案为:2Mg+CO2C+2MgO;
(3)少量铁粉投入到过量稀硝酸中发生:Fe+4HNO3(稀)=Fe(NO3)3+NO↑+2H2O,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Fe3++2H2O+NO↑,在反应中硝酸中的氮元素部分化合价不变,生成硝酸盐,表现出硝酸的酸性,部分化合价降低,表现出硝酸的氧化性,则硝酸的作用为酸性和氧化性; 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Fe+4H++NO3-=Fe3++2H2O+NO;酸;氧化性;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向下排空气法;
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图1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实验室也可用A与浓H2SO4反应制无色气体C,C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图1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A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B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图2是制取并收集气体B的部分装置,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圆底烧瓶收集B的仪器装置简图,图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一支试管来收集B,检验B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H4)2SO3或NH4HSO3;NH3(2);防倒吸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答案合理即可)
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______.
(2)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
正确答案
(1)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固体、固体加热型装置,所以应选A为反应装置;生成物中含有水,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所以应选择碱性物质吸收水蒸气,故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E;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不能直接排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尾气处理应采用防止倒吸装置,用水吸收即可,故选D.
故答案为:ACDE.
(2)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和碱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CaCl2+CO2+2NH3+H2O=
CaCO3↓+2NH4Cl.
故答案为NH3;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3)碳酸钙样品颗粒如果为纳米级,纳米级的颗粒在胶体范围内,所以具有胶体的性质,运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判断;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列所给试剂,选择制取氨气的装置是(填对应字母)______;写出制备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盐酸、浓氨水、烧碱、生石灰
(2)已知,E装置是用于使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试说明该装置的设计意图:______.
(3)根据实验目的,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装置的接口字母):______接______,______接( f ),( g )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其中,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5)请你评价此套装置有何缺点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提供的药品,应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或生石灰反应制备氨气,可用A装置,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MnO2+4H++2C1-Mn2++C12↑+2H2O,故答案为:A; MnO2+4H++2C1-
Mn2++C12↑+2H2O;
(2)由于氨气的密度小,氯气的密度大,密度小氨气的从长管进入向上扩散,密度大的氯气从短管进入向下扩散,这样能较快的充分的混合,具体操作为将比空气轻的氨气从长管口f进入,比空气重的氯气从短管口g进入,使反应气体逆流接触充分反应,中间导管用于排出空气以减少内部压力,
故答案为:将比空气轻的氨气从长管口f进入,比空气重的氯气从短管口g进入,使反应气体逆流接触充分反应,中间导管用于排出空气以减少内部压力;
(3)装置A制取氨气,可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或烧碱或生石灰等),B装置中盛放的碱石灰,用来干燥氨气;G装置中盛放的饱和食盐水,用来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F装置用来干燥氯气,然后在E中混合反应,则连接顺序为a接d,e接f,g接h,i接j,k接b,
故答案为:a;d;e;h;i;j;k;b;除去C12中的HCl气体;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12+8NH3=6NH4Cl+N2,由化合价的变化可以看出,当3mol氯气参加反应时,有2mol氨气被氧化,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故答案为:3C12+8NH3=6NH4Cl+N2;3:2;
(5)氯气和氨气都污染空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空气污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