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评价是

A使美国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B没有对经济危机起到任何干预作用

C完全消除了经济危机

D使美国经济复苏,度过了经济危机的难关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形成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机制。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制额。”这一法令说明

[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普通民众的广播方式。如果罗斯福总统要面向全国农民做一次“炉边谈话”,那么这次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银行提供贷款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B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C全国性失业保险制度的构建

D国家干预和调节劳资关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通过的诸多法律中,主要着眼于缓和劳资矛盾的是

[ ]

A《紧急银行法》

B《工业复兴法》

C《全国劳工关系法》

D《社会保险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是

[ ]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C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单纯施舍”的弊端,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说道:“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为此,罗斯福

[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C实行“以工代赈”

D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 ]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罗斯福新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