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道:“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

A纠正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B要求国会授予总统宣战的权力

C罗斯福权力欲较强,要求授予他极大的权力

D美国国会制约着总统的权力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  )

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公平劳动标准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社会保险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曾说:“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时,是这个制度挽救了它。”这说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最重要的政治意义是()

A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B扩大了就业从而维护了社会稳定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保存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对于资本主义政治而言,其最大的贡献是()

A挽救了危机,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促使美国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C影响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改革

D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避免了美国走上工农夺权或法西斯道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下列各项措施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强制推行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C通过国家资助使中小企业继续生存

D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银行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

C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D争取选民的支持以实现连任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罗斯福新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