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的形成
- 共264题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为__________构造。
(2)从岩层形态上看,B处为__________构造,C处为_________构造。
(3)C处地形为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C两处构造中,有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______,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_。
(5)如果在此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在_________处地下。
正确答案
(1)断层
(2)向斜;背斜
(3)谷地;背斜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4)C;B
(5)C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①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②处的地貌是___________,从成因的角度考虑,它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①~⑥六地中,沉积作用较为旺盛的是________地(填数字代码)。若⑤地存在沉积作用,其来自于陆地的沉积物颗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
3.在图中⑥处的空白框内用箭头标出岩块相对位移的方向。
4.甲、乙、丙处地层中,属于背斜构造的是________处;具备成油地层条件的是_______处;你认为在丙处地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的可能性怎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断层;冲积扇;有河流流出的山麓地带
2.②④⑤;颗粒较细,与来自于海洋的沉积物混杂在一起,分选不明显
3.(斜向左上)
4.甲丙;甲丙;不大,因为丙处为含煤地层
下图为亚洲东海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_______构造,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__________。
(3)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
A、暴雨、泥石流
B、火山喷发、地震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
(4)甲处不宜修建隧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向斜;因受挤压力,槽部岩石坚硬,不易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山地;泰山(庐山,华山)
(3)B
(4)若在此地挖隧道,易发生坍塌事故;且易遇到地下水,隧道顶部易漏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____________的地貌。
(2)B图是___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_______地区。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
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
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流水沉积;三角洲(平原)
(2)沙丘;干旱、半干旱
(3)丘陵;向斜;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地,属于向斜的是______,属于背斜的是_____,属于地堑的是_____,属于地
垒的是______。若建设东西方向地下隧道,在______处最合适。
(2)从地表形态来看,图中C处在地形上是_____,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与渭河谷地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C;D;A;B;D
(2)山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受侵蚀,反而成山岭
(3)B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1、2、3、4表示同一区域在不同时间段上的地形状况,其按时间排列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2)试分析图中可能显示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与上图中虚线表示的地理事物相对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正确答案
(1)3、1、4、2
(2)3处:陡崖和断块山。成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岩层断裂。1处:山地和冲积扇。成因: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4和2处:丘陵和平原。成因: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3)A
下图为“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岩层形态看地质构造,图中A处为_________构造。
(2)图中C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__。
(3)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选作水库坝址等)的是_________处。
(4)图中所示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__ 岩。
正确答案
(1)断层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
(3)A
(4)沉积岩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A、B、C三地中的_________非常相似。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我国东部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说出B处
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到达B山顶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请你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图中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
观点。甲同学认为:属于海陆间水循环;而乙同学则认为:属于内陆小循环。你赞成谁的观点?并帮
助描述“该类水循环的重要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C
(3)从地质构造上看B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4)气压降低所致。
(5)赞同甲同学的意见(或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
生。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质构造名称:甲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
(2)丙地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_处为好。
正确答案
1、向斜;断层;背斜
2、外力侵蚀
3、丙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喀什农副土特产丰富,盛产甜瓜、西瓜、葡萄、石榴、无花果、巴旦杏等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 “一路”是指____。
(2)图甲中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喀什附近地区主要地形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 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 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丝绸之路
(2)(山前)冲积扇;断层(地堑);受内力作用,地壳断裂凹陷;受流水的冲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平原。
(3)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4)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边境线长,与五国接壤,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业;该地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利于与周围地区的联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