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A将2.5gCuSO4•5H2O溶解在97.5g水中 目的是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

B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目的是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的沉淀

C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目的是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D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目的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溶于水的物质都是弱电解质

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C易溶于水的物质都是强电解质

D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难溶物质可能为强电解质,如BaSO4是强电解质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K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但二者的本质不相同

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

C已知Ksp(BaCO3)>Ksp(BaSO4),则BaSO4不能向BaCO3转化

D常温常压下33.6LCl2与5.6gFe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难溶电解质都是弱电解质

B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在NaCl溶液中的相同

C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和溶解即停止

D在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黑色,说明CuS比ZnS更难溶于水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②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③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④K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⑤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

⑥Al和Fe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⑦干冰和氨都属于弱电解质

⑧汽油和花生油的主要成份都是油脂.

A①③④⑦⑧

B②③④⑤⑧

C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利用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键能大小的数据,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焓变

B利用原子半径的数据,可推断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C利用沸点数据,可推测能否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

D利用溶度积数据,可比较BaSO4和Ba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的数据材料,下面是某学生对数据的利用,其中错误的是(  )

A利用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时,得到的产物是Mg(OH)2而不是MgCO3

B利用密度数据可判断液态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C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可作为判断某些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依据

D利用沸点数据可判断液态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