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共451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27. 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青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越少,“传统文盲”却越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5.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 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 ( )
① 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 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 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 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7.一个民族的发展,当然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也不能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是攸关民族自信、自尊和自强的问题。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要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文化的关系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④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7.目前,全球有232项代表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我国的针灸、端午节、书法、剪纸、京剧、珠算等都在列。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却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此,我们应当( )
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立足实践推陈出新,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肯定自身文化价值,防止外来文化介入
④坚定自身文化生命力信念,减轻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28.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子的思想到孙中山的思想,共产党人都应注意汲取其中的养分。由此可见(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②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马克思主义要生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土壤中
④实现强国梦想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7.某校举办学生书法展览,校团委要写一篇通讯稿进行报导。适宜作为该通讯稿标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1.“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该展览( )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2014年6月,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中国已有47处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二位,但“申遗热”丝毫未减,中国积极申遗( )
①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显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对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 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所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请你为保护传统古建筑设计两条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
正确答案
(1)
①传统古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有利于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促进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②传统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有利于提高公民是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保护传统古建筑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高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2)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坚持与古为新,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是对古建筑的既肯定又否定,既否定又肯定。
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古建筑与古为新,是对古建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与古为新,既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又要对其发展。
(3)例:救古建,寻根基;拯救古建,传承文明;保护历史古迹,守护传统文化;古建,凝固的艺术,恢宏的奇迹。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