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_(填写数码),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 (多项选择)

(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震中位置大致在_____(F或G)处。当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____时针方向流动。

正确答案

(1)①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有大量河水注入稀释

(2)ACD  

(3)F        逆(反)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赤道地区盐度较副热带海区低,可从蒸发量和降水量分析;且①附近有丰富的河流水注入。(2)图示E为澳大利亚中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西岸是受沿岸的寒流影响。(3)F位于板块交界处,此时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故形成自东向西逆时针的季风环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比较C、D两地年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3)从C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4分)

正确答案

(1)B地降水量多于A地   A地位于大陆东岸,纬度高,受夏季风影响小;沿岸寒流经过。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受东侧高大山地和高原的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

(2)C地降水量集中于夏季,D地降水量集中于冬季,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降水丰富多,D地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影响。(D地受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过地心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试题分析:

(1)读年等降水量线可知,B地的降水量多于A地;分析降水差异的原因应从影响降水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去分析,A地位于大陆东岸,纬度高,受夏季风影响小;且沿岸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所以降水少;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东侧有高大山地和高原的抬升,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所以降水多。

(2)对比C、D两地的气候资料可知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应从影响两地的大气环流去分析,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降水丰富多,D地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影响。

(3)航海线的确定应从顺风、顺水和路程短去分析,从C到D地沿高纬航行,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过地心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左图“某海区大洋环流图”和右图“世界局部海域图”,回答下题(15分)

(1)      左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      若左图大洋环流位于太平洋,则a、c所代表的洋流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洋流名称),按洋流的寒、暖流性质分类,a属                          _______流,b属_______流;左图 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

          ,它们分别是       风带和       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8分)

(3)      若左图大洋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有加拿大的           

渔场,它位于         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2分)

(4)      若左图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b洋流对该海域海洋污染的有利影响是              。(1分)

(5)右图③、④两洋流中,          (填数字)洋流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1分)

正确答案

(15分)(1)北(1分),依据:此环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2分)。

(2)北太平洋暖流(1分)、北赤道暖流(1分),暖(1分),寒(1分);a(1分),c(1分),盛行西(1分),东北信(1分)。

(3)纽芬兰(1分),墨西哥湾(1分)。

(4)加快污染物的净化(或者加快净化速度1分)。(5)③(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读图回答。(16分)

1.图1中,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自西向东航行,而从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简要分析两种航行路线的利弊。

2.添画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并画两条经过洋流L的等温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3.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期间,赤道附近洋流变化与太平洋西部水温变化、气流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4.厄尔尼诺发生期间,澳大利亚气候的异常变化是             ;对秘鲁渔场渔业生产的影响是  ,其成因是                                 

正确答案

1.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利:北太平洋暖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航程较短。(2分)

弊:风浪较大,冬季多大雾,不利航行。(1分)

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利:顺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航行,速度较快;纬度低,温差小,风浪较小。(2分)弊:航程相对较长。(1分)

2.降温减湿(1分)画图(2分)

3.由于南赤道暖流减弱(1分),造成太平洋西部海域表层水温比常年低(1分),下沉气流活跃(1分)  

4.降水减少,甚至出现严重干旱(1分)  渔业减产(1分);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海域冷海水上泛减少(1分),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1分)

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与洋流影响。1.主要从洋流和气候对航海的影响角度分析;注意比较分析。2.L为南美洲西岸的秘鲁寒流,为自较高纬向较低纬流,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流向一致;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3.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西岸,水温较常年升高,导致了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则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较常年低,导致了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甚至形成上升气流,而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甚至形成下沉气流。4.澳大利亚因受下沉气流影响,故降水减少,容易出现旱灾。秘鲁沿海由于东南信风减弱,故上升流不明显,且由于水温升高,影响鱼类生存,而导致渔业减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大西洋局部海区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A、B、C、D四支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填字母)

(2)图中C附近著名的渔场是       ,与该渔场成因相同的还有日本的       渔场。

(3)若只考虑顺风、顺水的条件,某船从A航行到B,再返回到A,那么,途经D时利用的盛行风是       ,途经C时利用的洋流是       

(4)一艘油轮在B处因意外事故发生石油泄漏,造成大面积海洋石油污染,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表现为:①         ,②         

正确答案

下一知识点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洋流的分布规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