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流的分布规律
- 共598题
根据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该洋流按成因分类应属________流。
(3)图中N地等盐度线分布密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M、B、D三处盐度最高的是________。B、D两处盐度相比,________处盐度较低。
正确答案
(1)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航行的,第二次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
(2)西风;北大西洋暖流;风海
(3)盐度水平分布差异大;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4)M;D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_____________(中低纬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2)a、c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________;c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域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随洋流向(方向)扩散。请简述洋流对海洋石油
污染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低纬
(2)A;降温减湿
(3)北;加快污染的净化,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30 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英吉利海峡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南岸尤为丰富,圣马洛湾沿岸建有世界上最早的潮汐能发电站。(1)简述北海以东图示地区海岸线的主要特征,并说出该特征对当地气温的影响。(12 分)
(2)简述开凿甲、乙两条运河的不同地理意义。(6 分)
(3)简析圣马洛湾沿岸潮水位高的原因。(12 分)
正确答案
(1)海岸线曲折、漫长(3分);多半岛、岛屿、港湾(3分)。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3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推迟(3分)。
(2)甲:沟通海域(北海和波罗的海),缩短海上航程(3分); 乙:沟通河流,组成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3分)。
(3)有稳定的西风(3分),使洋流自西向东流(3分),受东侧半岛阻挡(3分)和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3分),推高潮水位。
试题分析:
(1)读图即可看出北海以东地区多半岛、岛屿、港湾,海岸线曲折、漫长,这种海岸线特征,海洋深入陆地内部,使陆地上空空气湿度增大,空气的比热容增大,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有所推迟。
(2)甲运河开凿后联通的北海和波罗的海,缩短了海上航程,乙运河开凿在陆地上,连接的是河流,沟通河流,组成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
(3)圣马洛湾沿岸处在40°N-50°N之间,中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该海域有稳定的西风,使海水自西向东流,海湾呈喇叭形,海水上涌时受到挤压,东侧半岛阻挡抬高水位,加之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推高潮水,潮水位升高。
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右图为该局部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右图虚线框内的地形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5分)
(2)左图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即雾日较多),简要分析原因。(2分)
(3)左图有一世界著名渔场,简析其形成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0分)
(1)虚线框中的地形对气候的具体影响表现在对降水的影响
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季风在山地的南侧(东南侧)受到抬升,产生丰富的地形雨,而北侧(西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冬季由于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经过北侧海洋携带的水汽遇山地阻挡,在其北侧形成丰富的降雪,而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雪相对较少(5分)
(2)小岛周围四面环海,水汽充足;且岛屿附近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从而形成大雾(或这些岛屿所处海域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天气)。(2分)
(3)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两种洋流汇合还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3分)
略
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处海面的钻井平台爆炸起火,约36小时后沉没,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对相关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2010年5月19日,专家警告说,污染带可能在6天内到达佛罗里达半岛,导致污染带到达佛罗里达半岛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
(2)受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影响,美国5月25口宣布将当地禁渔区域扩大2万平方千米,实行禁渔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泄漏的原油在海面上形成浮油污染。为了研究海面的油层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某校学生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上图所示)。经观察,加入石油的甲杯中的动物1小时后死亡,而未加入石油的乙杯中的动物仍然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次石油泄漏造成了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墨西哥湾暖流
(2)防止有毒物质通过海产品进人人体,对人类产生危害
(3)油层封闭水面,隔断水体与大气的氧交换,使水中动物因缺氧而死亡
(4)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等。(任答4点即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