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2007年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分布最广泛的是什么灾害?分析说明我国夏季各种气象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济南市暴雨洪水之后,重庆洪水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防洪成为城乡居民都要面对的问题。个人应怎样做好防洪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暴雨。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冰雹、雷暴、龙卷风等天气;季风不稳定,大气环流异常易使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多发。

(2)关注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地时间2009年9月2日,如下图所示地区发生7.3级地震。

(1)许多自然灾害往往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请说出该地地震可能诱发的主要次生灾害。

                                                                                                                                                                 

(2)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与该地相比,在地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损失比该地大得多,但人员

         伤亡少得多,试分析日本经济损失大而伤亡人数少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海啸、滑坡、泥石流、火灾、瘟疫。(答任意两点即可)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故经济损失大;防范意识强,基础设施抗震性强;灾中应急措施有效,

        灾后救护措施得力,故人员伤亡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2月5日中午,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发生草原火灾,在处理余火时突起大风,导致火灾加剧。据初步了解,火灾已造成22人遇难。

材料二

下图为四川大火示意图。

(1)此次草原火灾迅速蔓延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此次大火迅速蔓延,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哪些措施来监控火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灭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l)冬季干燥;大风

(2)森林被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生的烟尘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可能导致地球局部地区气候变暖。

(3)RS、GIS技术等。

(4)可以用飞机喷洒灭火剂,清理出隔离带,高压枪喷水,小范围的火灾可以采取覆盖的方法等。(3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等8省市超过69000人死亡,约18000人失踪,财产损失巨大。灾害发生后,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

(1)四川处于我国___________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发生后,易诱发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质灾害。

(2)在该次救援中,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________;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_。

(3)对下列关于此次灾害救援与救助的说法,你认为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南北;滑坡;泥石流

(2)储备救灾物资;保护应急交通线路畅通

(3)①一不可信应从成都调运救灾物资

②一可信无论哪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受灾群众需要安置,救灾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③一可信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承担重要救灾任务

④一可信发生灾害时,保护生命线工程,确保救灾通道和通讯等的畅通,是灾中应急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川地区地震易引起滑坡灾害,有监控滑坡山体的必要性

⑤一可信监测震情,收集各地异常情况,分析再次发生余震的可能性是地震部门预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随风源地。

(2 )加强灾害监侧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灾害中的救援与救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