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灾害中的救援与救助
- 共94题
读“灾中应急”行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相关内容。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2)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过程,此过程表明_________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3)灾中应急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_________,保护_________,并尽量减少_________。
(4)影响救灾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物品的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1)救灾物品;救灾人员;应急时间;抢救生命;抢救财产;抢救设备
(2)灾中应急;交通通行能力
(3)生命;财产安全;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4)C
(15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省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下图示意福建省1990~2006年热带气旋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和影响福建省的热带气旋个数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
问题。
(1)比较M、N两市热带气旋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损失大小,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热带气旋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8分)
正确答案
(1)N大于M(1分)。与M相比:N地处沿海,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大;(2分)人口、城市众多;(2分)经济密度大(或经济较发达)。(2分)
(2)①加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或政策法规); ③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④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危及的民众;⑤提高建筑物的抗灾强度。(减轻伤亡和财产损失);⑥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⑦建立护坡、挡墙、栅格坝等支挡物。(防止滑坡、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⑧大力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减少滑坡、泥石流);⑨工程建设和村落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任选2点,每点2分,共4分)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内陆地区,N地位于沿海, N地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受气旋影响大,所以诱发地质灾害的损失大。
(2)防御措施要从工程措施和灾害预报进行分析。
(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请说明此刻渤海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4分)。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4分)东北风 渤海湾、莱州湾沿岸(或西南沿海) (2)(6分)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答对三点得6分)。
由图示海区轮廓可以直接判断为渤海海区,迎风处海面水位低,背风处海面水位高,风暴潮受灾处为背风处的西南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3月25日日本气象厅宣布,继当天下午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拔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后,当地时间下午6时11分(北京时间下午5时11分)左右,能登地区又发生里氏5.2级强烈余震。另据来自日本总务省的消息,截至目前,石川、富山、新潟三县在地震中伤亡的人数已升至171人,其中死亡1人。
材料二:
为预防并尽可能减轻地震危害,日本内阁设有中央防灾会议,由首相担任会长。1978年日本制定《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在一般的政府网页上,都开设有防灾专栏,公布当地政府的防灾政策和措施,发布防灾训练信息,并教育市民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应对,日本每年9月1日都进行一次综合性防震训练。同时,建筑项目都严格按照抗震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提高抗震强度。
(1)结合材料分析2007年3月日本石川地震造成损失较小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提到“日本每年9月1日都进行一次综合性防震训练”,其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提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属于灾害防御措施中的___________措施。
正确答案
(1)政府制定了地震应急措施;民众有较高的防灾意识;房屋的抗震度高
(2)树立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学会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3)改变受灾体(建筑物)的易损程度,降低灾情;工程性防御
2010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下图是2010年03月19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G表示高气压中心、D表示低气压中心,图中天气系统以约500km/日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
(1)依图判断该时段我国云、贵、川、桂等地的旱情能否缓解并说明理由。(3分)
(2)旱灾造成的影响有哪些?(3分)
(3)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4分)
正确答案
(1)旱情还不能缓解,(1分)因云、贵等地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1分)加上高气压阻挡海上暖湿气流的到达。(1分)
(2)农业受灾面积广,农作物歉收、减产、绝收严重;春耕困难;电力紧张;农作物价格(粮茶菜花)上涨;人畜饮水困难、内河航运受到影响。答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3)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答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