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材料2: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3: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请回答: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1分)?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4分) (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

(3)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1分)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我国外交的主要活动(3分)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后(1分)。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五大国身

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4分)

(2)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资本主义霸权地位面临着

严峻挑战;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中(5分)

(3)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无敌国的全方位外交(1分)。

活动: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

邻友好关系。(3分)

(4)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2分)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联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可知是新中国的成立;第二小问联系新中国成

立初期外交关系的史实来归纳即可,可得出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主要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来分析即可,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中国综

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资本主义霸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3)第一小问联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可知是实行不结盟、无敌国的全方位外交;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

“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

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推行“以

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4)旧中国“跪着”办外交说明了弱国无外交;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源于我国的国家独立和实力的

增强,这说明国家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

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

交活动·不结盟、多边外交、区域合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依据上图中的信息,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2分)并概括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2分)

材料二  电影《东京审判》2006年9月1日起在全国公映。该片一下子将人们尘封的记忆重新拉回到60年前那场正义对邪恶的东京大审判。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中华民族的抗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然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由于国力弱小,在东京审判开始时并未受到他国的重视。不过。经过一个中国人的奋力抗争,中国才在那场耗时2年7个月、历经817次庭审的艰难审判中,最终将东条英机等7名主要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梅汝璈是东京法庭审判的核心人物,是惟一参加东京审判法官会议的中国人,也是惟一能够代表中国利益和立场说话的法官。在东京审判那个特殊的战场,他用自己的智慧、学识和勇气,为我受苦受难的中国人伸张了正义,也因此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尊敬。

(2)简要指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审判将侵华主要战犯送上绞刑架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三  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中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历久钧坚。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是充满希望的热土。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非洲联盟秘书长萨苏在致辞中说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非中关系奠定了基础。

温家宝总理同日在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上发表讲话时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长期以来广大非洲国家对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的宝贵支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非洲在世界近现史上的“共同命运”是什么?(2分)温总理在讲话中提到的广大非洲国家对中国长期的宝贵支持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给世界特别是联合国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惊喜和思考。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向全世界推广从中国当代内政中演绎出来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精华——“和谐”理念。对世界来说,这应是一份“和谐”宣言书,而联合国确实太需要这种“和谐”之声了。

——摘自朱卫华《解读和谐世界理念》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正确答案

(1)特点:列强大规模侵华,清政府被迫开放,外交屈辱被动。

(2分)原因:清朝国力衰退,政府腐败无能;工业革命刺激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欲望。(2分)

(2)因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2分)

原因: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对人类文明和正义的践踏,受到世界人民的共同谴责和审判;中国是战争最大受害国,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惩治战犯维护正义的要求更强烈;梅汝墩代表中华民族利益,以个人的智慧、学识和勇气,不辱使命,完成重任。(3分)

(3)“共同命运”:中国与非洲国家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奴役,都经过长期斗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都肩负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2分)支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4)不和谐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公正的国际秩序、南北差距扩大、贸易保护主义及文明冲突不断等。(3分)

围绕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个一主线来命题的,抓住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来思考并组织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将中国政府与前俄帝国政府所订之一切公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等项概行废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则……重定条约、协约、协定等项。

第十条 苏联政府允予抛弃……一切租界等等之特权及特许。

第十二条 苏联政府允诺取消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24年5月31日北京

材料二   (一)废除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关闭在华美国法院及领事法庭……(二)废除《辛丑条约》,终止其给美国的特权。美国愿……将北平使馆租界……移交于中华民国政府。(三)美国同意终止在上海、厦门租界特权……

——《中美平等新约》1943年1月11日华盛顿

材料三    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五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四   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 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 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七、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 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吸收认同该组织框架内合作宗旨和任务、本宣言第六条阐述的原则及其他各项条款, 其加入能促进实现这一合作的国家为该组织新成员。

——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与苏联和美国建交的分别是中国的哪个政府(须写明当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联和美国在华特权先后被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中俄“合作”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的中苏“结盟”有什么不同?中国在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4)依据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各国制定的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分别是什么?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1)苏联:北京北洋政府

美国:重庆国民政府

(2)苏联:十月革命后,苏联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国际封锁,获得更大外交空间;中国政府希望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美国:中国的坚持抗战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政府坚持捍卫国家主权;中国政府希望收回被侵略的权益;美国为了维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国家间的团结合作,放弃在华特权。

(3)不同:中苏双方结盟是军事结盟,直接针对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而中俄合作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4)政策基础:国家实力。

外交出发点:国家利益。

其他因素: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社会制度的不同、领导力量的不同等等

该题为一个纵向题目,通过条约考查了国际关系的基础、目标及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1年,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及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京,这个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  以下两幅图片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和主题口号。

材料三   观察下图,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在巴黎传递时,遭到藏独分子凶残的抢夺,中国残疾人火炬手金晶用身体奋力保护火炬,保证了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巴黎遇袭两周以后,法国参议院议长克里斯蒂安·蓬斯莱飞越重洋来到上海,向她表示歉意和慰问,还转交了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慰问信,信上写道:“你当时表现出的非凡勇气使你赢得了敬重,也为你的祖国争得了荣誉。”

材料四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积极帮助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有特色、高水平和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达到了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要求,全面兑现了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展示了我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树立了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增进了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刘淇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摘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材料二中奥运会徽的设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哪些深厚的传统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对当今世界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4分)

(3)材料三中,金晶以自己的身体护卫奥运火炬,回击藏独分裂势力,说明了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重大国际意义。(3分)

正确答案

(1)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举办奥运的迫切愿望;北京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化丰富的文化底蕴(或北京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4分,言之有理即可)

(2)印章或篆刻艺术;书法艺术(如答主体颜色为红色,代表喜庆亦可得分)。(2分)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团结;有和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任两点2分)

(3)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的决心;中国人民坚决捍卫奥运尊严和神圣。(2分)

(4)使世界了解了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增进了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有利于推进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3分)

本题结合时事,要紧扣材料。(1)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还有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上着手。(2)问结合与此相关的传统文化上考虑。以及口号的内涵上考虑。(3)结合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上思考。(4)问主要从材料上提炼信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图二:1757年后,清朝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一地进行贸易,图为当时的贸易场景。)

(图三:近代通商口岸开放)

(图四:《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图五: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六:新时期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六幅图片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或方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我国为什么实施图四和图五所反映的那种外交政策?

(3)图一至图六客观地反映了百年来中国外交的风雨历程,你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正确答案

(1)图一:重视对外交往;图二:闭关锁国政策;图三:被迫开放;图四:“一边倒”方针;图五:中美结束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图六:对外开放政策。

(2)图四:新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封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社会主义苏联的强大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态度;加强中苏人民的友谊是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需要。 图五:美国在亚洲具有明显的战略收缩和保守倾向;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本题考查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而理解弱国无外交。

下一知识点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