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 共6题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属于应调减项目的有( )。
A.存货的减少
B.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C.投资收益的增加
D.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E.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正确答案
C,E
解析
解析: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存货的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属于应调增的项目。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甲公司2009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10年及以后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定甲公司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折旧或摊销年限均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盈余公积。甲公司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0年2月28日完成,2009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10年3月15日对外报出。
2010年3月1日,甲公司总会计师对2009年度的下列有关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存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
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150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赞用及税金(不含增值税)均为2万元。
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对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24000万元(120×2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23200万元[(118-2)×200]的差额计提了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固定资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E生产线发生永久性损害但尚未处置。E生产线账面原价为6000万元,累计折旧为460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为零。E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同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0万元。
②甲公司对E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62万元。
(3)无形资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无形资产中包括用于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系甲公司于2009年7月15日购入,入账价值为24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按月摊销。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上出现更先进的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甲公司预计丙产品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200万元。假定用该无形资产所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对外出售。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计算确定该专利技术的累计摊销额为200万元,账面价值为2200万元。
②甲公司按该专利技术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0万元。
③甲公司对上述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多选)
对事项(1),差错更正时正确的会计分录有( )。
A.借:存货跌价准备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
B.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C.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D.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甲产品成本总额=150×120=18000(万元),甲产品应按合同价作为估计售价,甲产品可变现净值=150×(150-2)=22200(万元),甲产品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乙产品成本总额=50×120=6000(万元),乙产品应按市场价格作为估计售价,乙产品可变现净值=50×(118-2)=5800(万元),乙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6000-5800=200(万元)。
甲产品和乙产品多计提跌价准备=800―200=600(万元)。
调整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
因甲公司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更正差错后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0×25%=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甲公司2009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10年及以后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定甲公司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折旧或摊销年限均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盈余公积。甲公司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0年2月28日完成,2009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10年3月15日对外报出。
2010年3月1日,甲公司总会计师对2009年度的下列有关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存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
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150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赞用及税金(不含增值税)均为2万元。
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对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24000万元(120×2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23200万元[(118-2)×200]的差额计提了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固定资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E生产线发生永久性损害但尚未处置。E生产线账面原价为6000万元,累计折旧为460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为零。E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同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0万元。
②甲公司对E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62万元。
(3)无形资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无形资产中包括用于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系甲公司于2009年7月15日购入,入账价值为24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按月摊销。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上出现更先进的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甲公司预计丙产品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200万元。假定用该无形资产所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对外出售。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计算确定该专利技术的累计摊销额为200万元,账面价值为2200万元。
②甲公司按该专利技术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0万元。
③甲公司对上述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多选)
对事项(2),更正差错时的会计分录是( )。
A.借:所得税费用 11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
B.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
C.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50
D.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因甲公司按33%的税率确认了462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要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12万元(462-350)。
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
甲公司拥有乙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控制乙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2012年6月1日,甲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出售给乙公司,售价为160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1000万元。至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对外售出该批存货的40%,当日,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500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上述交易进行抵消后,2012年12月31日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因该业务应列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万元。
A.25
B.95
C.100
D.115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2012年12月31日剩余存货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的成本=1000×60%=600(万元),因可变现净值为50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1600×60%=960(万元),因该事项应列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60-500)×25%=115(万元)。
甲公司于2011年起执行新会计准则,每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2011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1)从2011年1月1日起,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处理,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从2011年1月1日起,管理用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管理用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预计净残值为零。根据税法规定,管理用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2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上述管理用设备已使用3年,其账面原价为2400万元,累计折旧为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为零。
(3)从2011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新产品(B产品),对生产B产品所需乙材料的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乙材料2011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11年第一、二、三季度各购入乙材料20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1000元、1200元、1250元。
2011年度为生产B产品共领用乙材料60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21.5万元,B产品于年底全部完工。但因同类产品已先占领市场,且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的B产品全部未能出售。甲公司于2011年年底预计B产品的全部销售价格为76万元(不含增值税税额),预计销售时所发生的税费为6万元。剩余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
(4)甲公司2011年度利润总额为7980万元。2011年度发生业务招待费100万元,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允许抵扣的金额为6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为2万元;其他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金额为10万元(非暂时性差异)。除本题所列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2011年库存B产品和乙材料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万元。
A.2.5
B.7.5
C.5
D.9.9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生产B产品领用乙材料的成本=(1000×200+1200×300+1250×100 1=685000(元)=68.5(万元),B产品成本=68.5+21.5=90(万元),B产品2011年年末可变现净值=76-6=70(万元),因B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甲公司应为B产品汁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90-70);剩余乙材料2011年年末成本=400×1250=500000(元)=50(万元),剩余乙材料可变现净值40万元,因剩余乙材料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所以,剩余乙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50-40)。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20+10)×25%=7.5(万元)。
北方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0年9月26日北方公司与南方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北方公司于2011年3月6日向南方公司销售电子设备10000台,每台1.52万元。2010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库存电子设备13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2010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4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1万元。2010年12月31日前结存的电子设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北方公司于2011年3月6日向南方公司销售电子设备10000。台,每台1.5万元。北方公司于2011年4月6日销售电子设备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万元。货款均已收到。北方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北方公司2010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2011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至第(4)题
北方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 )万元。
A.99
B.0
C.75
D.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00×25%=75(万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