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共101题
请考生从30、31、32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30.【地理—旅游地理】
图13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图13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
31.【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32.【地理—环境保护】
图15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正确答案
30. [地理——旅游地理]
(1)海水浴场适宜建在A地;滨海地质公园适宜建在B地。
理由:A地:坡缓水浅、有沙(砾)滩;
B地: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
(2)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陡崖设置护栏,对崖壁进行除险加固。
31.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32.【地理-环境保护】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从32、33、34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32.【地理—旅游地理】
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读图回答问题。
图8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3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9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34.【地理—环境保护】
表3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调节表。读表回答问题。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32.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33.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34.
(1)中度、重度盐渍化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化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0. 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A.【选修2——海洋地理】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C.【选修6—-环境保护】
(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0.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图 15 示意东亚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半岛南郊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B.【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
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珍珠岩等岩层,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图16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17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正确答案
A.【 选修 2——海洋地理】
(1)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光照充足,水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2)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城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交化(变暖)等。
B.【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 】
(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玻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C.【选修 6 ——环境保护】
(1)地城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0. 地理
选做题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4为世界某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示地区的海岸特点简析其形成的外力作用。
(2)简述该地保护海岸环境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简析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16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A.【选修2—海洋地理】
(1)基岩海岸,岬湾相连(岬角延伸入海,湾内沙滩面积较大)。岬角向海突出,海水侵蚀作用显著,形成岩岸;湾内风浪较小,海水堆积作用为主,形成沙滩。
(2)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游客数量;完善环保设施,防治污染;做好合理利用的科学规划;开展海洋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C.【选修6—环境保护】
(1)污染总体呈“W冶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42.旅游地理
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43.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44.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42.
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43.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44.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考生从30、31、32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30.【地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得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11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31.【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 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32.【地理-环境保护】
图13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正确答案
30.
(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线路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31.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32.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两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从32、33、34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32.【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在;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中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9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 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 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就注意的事项。
3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 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34.【地理——环境保护】
图11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
32.
(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接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平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33.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34.
(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42.旅游地理
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43.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44.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正确答案
42.
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
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43.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44.
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0. 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 [选修2——海洋地理]
图13示意图我国南方某滨海城市局部海岸的变迁,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海岸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该区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B.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C. [选修6——环境保护]
表2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