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假定张先生当前投资某项目,期限为3年,第一年年初投资100000元,第二年年初又追加投资50000元,年要求回报率为10%,那么他在3年内每年年末至少收回( )元才是盈利的。

A.33339
B.43333
C.58489
D.44386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假设每年末应当收回X元,该投资项目的现值PV=∑X÷(1+10%)t,t=1,2,3。张先生两年投入的资金的现值为100000+50000÷(1+10%),若要盈利,至少要使项目的现值与投入资金的现值相等,即PV=∑X÷(1+10%)t=100000+50000÷(1+10%),计算可得X的值。本题实际上有更简便的技巧。观察选项,只有C项是超过50000元的。根据题中的条件,每年年末的现金流应当大于50000元,否则3年的收入折成的现值还不足以弥补投入资金。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计算期最后一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是38 640万元,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是2 331万元,回收流动资金是7 266万元,总成本费用是26 062万元,折旧费是3 730万元,经营成本是21 911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费是3 206万元,所得税是 3 093万元。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是56 475万元。则该项目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为 ( )万元。

A.20 027
B.23 120
C.18 969
D.19 39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商品销售价格除特别注明外均不含增值税额,所有劳务均属于工业性劳务。销售实现时结转销售成本。甲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2002年12月,甲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料如下:
(1)12月1日,对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A公司,A公司已承诺付款。为及时收回贷款,给予A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如下: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60万元。12月9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扣除所享受现金折扣金额后的款项,并存入银行。
(2)12月2日,收到B公司来函,要求对当年11月10日所购商品在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甲公司在该批商品售出时确认销售收入500万元,未收款)。经查核,该批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于B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当日,收到B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3)12月4日,与C公司签订协议,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该协议规定,甲公司应在2002年5月1日将该批商品购回,回购价为220万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到。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
(4)甲公司经营以旧换新业务,12月31日销售W产品2件,单价为5.85万元(含税价格),单位销售成本为3万元;同时收回2件同类旧商品,每件回收价为1 000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收到扣除旧商品的款项存入银行。
(5)12月15日,与E公司签订一项设备维修合同。该合同规定,该设备维修总价款为6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于维修任务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一次结清。12月31日,该设备维修任务完成并经E公司验收合格。甲公司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为20万元(均为修理人员工资)。12月31日,鉴于E公司发生重大财务困难,甲公司预计很可能收到的维修款为17.55万元(含增值税额)。
(6)12月25日,与F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其代销商品一批。根据代销协议,甲公司按代销协议价收取所代销商品的贷款,商品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该批商品的协议价为60万元 (不含增值税额),实际成本为48万元。商品已运往F公司,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7)12月31日,与G公司签订一件特制商品的合同。该合同规定,商品总价款为60万元 (不含增值税额),自合同签订日起2个月内交货。合同签订日,收到G公司预付的款项20万元,并存入银行。商品制造工作尚未开始。
(8)12月31日,收到A公司退回的当月1日所购商品的20%。经查核,该批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了A公司的退货要求。当日,收到A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支付退货款项。
要求:
(1)编制甲公司12月份发生的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12月份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单位以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单位为万元)
(1)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借:应收账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贷:库存商品 160
借:银行存款 232
财务费用 2
贷:应收账款 234
2)借:主营业务收入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贷:应收账款 58.5
3)借:银行存款 234
贷:其他应付款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发出商品 150
贷:库存商品 150
借:财务费用 (20÷5) 4
贷:其他应付款 4
4)借:银行存款 11.5
库存商品 0.2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6
贷:库存商品 6
5)借:应收账款 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借:劳务成本 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贷:劳务成本 20
6)借:应收账款 70.2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
贷:库存商品 48
7)借:银行存款 20
贷:预收账款 20
8)借:主营业务收入 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贷:银行存款 46.4
财务费用 0.4
借:库存商品 32
贷:主营业务成本 32
(2)营业收入=(200-50+10+15]60―40)万元=195万元。
营业成本=(160+6+20+48 -32)万元=202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采用净现值(NPV)指标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时,其优点是可以( )。

A.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资效果的优劣
B.作为投资方案选择的可靠性依据
C.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
D.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净现值(NPV)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投资者有资金10万元,准备投资于3年期的金融工具,若投资年利率为8%,则用单利计算,其投资的未来值为______万元;用复利计算,其投资的未来值为______万元。( )

A.12.4;12.6
B.11.4;13.2
C.14.1;15.2
D.16.5;17.8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按单利方法计算:投资的未来值FV=PV(1+r×n)=10×(1+8%×3)=12.4(万元);按复利方法计算:投资的未来值FV=PV・(1+i)n=10×(1+8%)3=12.6(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流动资产估算时,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其正确的计算式是:流动资金=( )。

A.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B.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C.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D.应付账款+存货+现金-应收账款
E.应收账款+存货+现金-应付账款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定义中,符合证券交易清算的是( )。

A.结算参与人根据清算的结果在事先约定的时间内履行合约的行为
B.一定经济行为引起的货币资金关系的应收、应付的计算
C.公司、企业结束经营活动、收回债务、处置分配财产等行为的总和
D.银行同业往来中应收或应付差额的轧抵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A项属于证券交易中交收的概念;CD两项属于清算的另外两种解释,但不是证券交易的清算解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2007年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变动成本率70%,含折旧摊销在内的固定成本为10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
(2)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400万元,全部为普通股股本,普通股240万股,市价10元;负债率33%,全部为长期债务,利率为8%,各种筹资费用忽略不计;
(3)根据分析,该公司股票β系数1.5,短期国债收益为4.5%,市场风险溢价率9%;
(4)公司执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为40%,未来3年公司快速成长,增长率为15%,4~5年增长率为10%,以后各年进入稳定不变阶段;
(5)2008年公司拟投产新产品,预计增加资金500万元,可采用以10%的年利率发行债券或以每股10元价格增发股票方式追加资金,预计新产品投产后增加息税前利润50万元。
要求:
(1)计算2007年度该公司息税前利润;
(2)2007年度净利润和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3)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式计算股票投资人期望的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结果保留整数);
(4)股票的内在价值(三阶段模型);
(5)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下的息税前利润;
(6)公司应采用哪种方式筹资
(7)在无差别点条件下,该公司财务杠杆系数

正确答案

(1)息税前利润=5000×(1-70%)=1500(万元)
(2)净利润=1500×(1-25%)=1125(万元)
每股收益=1125/240=4.69(元)
每股股=4.69×40%=1.88(元)
(3)权益资金成本=4.5%+1.5×9%=18%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18%×(1-33%)+8%×(1-25%)×33%=14%
(4)计算股票内在价值

股票价值=(1.89+1.91+1.92)+(1.86+1.79)+(3.45/14%)×0.5914= 23.94(元)
(5)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下的息税前利润
若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筹资,则:
普通股股数=300(股)
债券利息=2400×33%×8%+500×10%=113.36(万元)
若采用发行股票的方式筹资,则:
普通股股数=240+500/10=290(股)
多支付的股利=500/10×2.16=108(万元)

(6)因为增加新产品后,预计息税前利润=1500+50=1550>139.09万元
结论:选择债券追加资金。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中包括财政拨款为667.7亿元,其余为单位自筹资金。以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129227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148.15元。同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止1995年12月31日)数据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共增加了11.8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共增加了5.5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38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增加了117.09元,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
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标准体育场地有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标准体育场地占地面积15.3亿平方米,建筑面积6416.3万平方米,场地面积11.1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标准体育场地的建设资金为1642.8亿元。
历年累计投入标准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占全国体育场地2003年建设总投入的百分比相对投入非标准体育场高( )。

A.53.6%
B.71.6%
C.77.6%
D.81.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因为历年累计投入标准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占全国体育场地2003年建设总投入的比为1642.8/1914.5×100%≈85.8%,所以投入非标准体育场地的建设资金占的比例为14.2%,两者之差为85.8%-14.2%=71.6%。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拟有三个投资方案,若对这三个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进行比较,则比较的基础是该项目的( )。

A.损益表
B.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C.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D.全投资现金流量表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不分投资资金来源,以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础,考察项目全部投资的盈利能力,为各个投资方案(不论其资金来源及利息多少)进行比较建立共同的基础。

下一知识点 : 特殊变额的等值计算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专业知识与实务 > 资金等效值及其计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