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华盖的脏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上接气管、喉咙,与鼻相通。在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对任意扩大药品功能主治范围的违法广告,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经发现,应当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A暂停该药品在辖区内销售,同时责令该企业在当地相应媒体发布更正启事

B2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C4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D申请撤销该企业所有品种的广告批准文号

正确答案

D

解析

1.对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药品广告审批,如果是在受理审查中发现的,是一年内不受理,如果是审查通过取得广告批准文号后发现的,是3年内不受理;2.对任意扩大产品适应证(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违法广告,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经发现,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暂停该药品在辖区内的销售,同时责令违法发布药品广告的企业在当地相应的媒体发布更正启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中国药典》中,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是

A雷公藤

B肉桂

C细辛

D何首乌

E秦皮

正确答案

D

解析

何首乌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成分,以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为主,《中国药典》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既为五体,又为奇恒之腑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奇恒之腑,包括六个器官组织,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个器官组织,虽名为腑,但其功能有异于上述的六腑,其功能特点是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同时,这类组织器官还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正是由于其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因而称之为“奇恒之腑”。其中脉既为五体,又为奇恒之腑。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根据《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不得发布广告的药品为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放射性药品

D中药材

E中药饮片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下列药品不得发布广告:(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二)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三)军队特需药品;(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明令停止或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五)批准试生产的药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具有光化学毒性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

A多糖

B无机酸

C鞣质

D呋喃香豆素

E五环三萜

正确答案

D

解析

呋喃香豆素有光化学毒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决定子代体质因素的先天关键因素

A父母的体质因素

B父母的年龄

C血缘关系近远

D妊娠因素

E养胎将息

正确答案

A

解析

父母的身体素质是子代生命产生的基础。子代生命来源于父母肾中的精气,只有父母肾中精气都较充盛,子代才能获得较强的生命力,才会有好的体质。某些疾病具有遗传性倾向,可以由父母传给子代,如癫痫、哮喘等。这是由于子代从父母那里禀受来的是一种特异性体质,而不是疾病。这种体质在一定的后天因素作用下才能诱发与父母相同的疾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个相同的白炽灯泡L1和L2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1与电容器串联,灯L2与电感线圈串联.当a、b间接电压最大值为Um、频率为f的正弦交流电源时,两灯都发光,且亮度相同.在a、b间更换一个新的正弦交流电源后,灯L1的亮度低于灯L2的亮度。新电源的电压最大值和频率可能是:

A最大值仍为Um,而频率大于f

B最大值仍为Um,而频率小于f

C最大值大于Um,而频率仍为f

D最大值小于Um,而频率仍为f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为演示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若闭合开关S,电流达到稳定后通过线圈L的电流为I1,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为I2,小灯泡L2处于正常发光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闭合瞬间,L2灯缓慢变亮,L1灯立即变亮

BS闭合瞬间,L1灯缓慢变亮,L2灯立即变亮

CS断开瞬间,小灯泡L2中的电流由I1逐渐减为零,方向与I2相反

DS断开瞬间,小灯泡L2中的电流由I1逐渐减为零,方向不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用铜导线绕制的线圈,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开关S断开瞬间,则(  )

AL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B灯泡A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C灯泡A立即熄灭

D电容器将放电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自感现象:涡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