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线运动
- 共20011题
小明和小华一起在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他们得到了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但由于不小心给撕掉了一段,他们在剩下的坐标纸上描出了几个点,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5cm,根据剩下的这块坐标纸求闪光周期为______s
平抛初速度为______m/s,A点的速度为______m/s.
(g取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其中△h=(3-1)×5=10cm,代入求得:T=0.1s;
水平方向:x=v0t,其中x=3L=0.15m,t=T=0.1s,故v0=1.5m/s;
A点左上方点的速度为:vy==1m/s
A点竖直方向速度为:vAy=vy+gT=2m/s
因此vA==2.5m/s
故答案为:0.1,1.5,2.5.
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4mm;则闪光频率是______Hz,小球的初速度是______m/s,小球过C点时的速率是______m/s.(取g=10m/s2)(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正确答案
根据△y=gT2,解得T==
s=0.02s,则闪光频率f=
=50Hz.
小球的初速度v0==
m/s=0.4m/s.
小球过C点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cy==
=0.7m/s.
则vc==
m/s.
故答案为:50,0.4,m/s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少一些
正确答案
A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每次从斜槽上开始运动的位置可以不同
B.在开始实验前,应调整斜槽的末端至水平状态
C.在实验前,应使用重锤线调整面板在竖直平面内
D.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2)如图,在平抛运动实验中得出的一段轨迹上任取水平距离为△s=0.2m的三点A、B、C,这三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s1=0.1m,s2=0.2m,则其初速度为_____________ m/s。(g=10m/s2)
正确答案
(1)BC
(2)2
如图所示,在用斜槽轨道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中O、A、B、C、D为某同学描绘的平抛运动轨迹上的几个点,已知方格边长为L.则小球的初速度vo=______;B点的速度大小vB=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正确答案
A、B、C、D是平抛运动轨迹上的点,平抛运动可看成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由水平位移可知:四个点时间间隔相等.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因时间相等,由△h=gt2可得:t==
=
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v0==
=2
根据题意在竖直方向:B点是A、C两点的中间时刻,所以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则B点的竖直方向速度vy=AC=
=
而B点的水平方向速度v0=2
所以B点的速度为vB==
故答案为:2;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图中O点不是起点),只记下水平轴(x轴),图中各点的坐标如表格所示,根据右图可求出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______s;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
正确答案
因为AB、BC的水平位移相等,则时间相等,设A到B的时间为T,有:
yBC-yAB=gT2
解得T==
s=0.2s.
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m/s=5m/s.
故答案为:0.2;5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中A、B、C是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照片上的位置,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则闪光的周期为______s,小球的初速度v0=______m/s.
正确答案
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其中△h=(5-3)×5=10cm,代入求得:T=0.1s.
水平方向:x=v0t,其中x=3L=0.15m,t=T=0.1s,故v0=1.5m/s.
故答案为:0.1,1.5.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2中可读出|y1-y2|=______m,|y2-y3|=______m,|x1-x2|=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
(2)若已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根据图(2)可解得:|y1-y2|=6×0.10m=0.60m,|y2-y3|=10×0.10m=1.00m,|x1-x2|=6×0.10m=0.60m.
故答案为:0.60;1.00;0.60.
(2)小球经过P1、P2、和P3之间的时间相等,在竖直方向有:h1=0.60m,h2=1.00m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h=gt2,
水平方向匀速运动:x=v0t
其中△h=1.00-0.60=0.40m,x=0.60m,代入数据解得:t=0.20s,v0=3.0m/s
故答案为:0.20;3.0.
如图所示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5cm,如果取重力加速度g=10m/s2,那么:
(1)照片闪光的频率(即每秒闪光的次数)为______HZ;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
(3)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正确答案
(1)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其中△h=(6-2)×2.5cm=10cm,代入求得:T=0.1s,
因此闪光频率为:f==10Hz.
故答案为:10.
(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有:s=v0t,其中s=3l=7.5cm,t=T=0.1s,代入解得:v0=0.75m/s.
故答案为:0.75.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在B点有:
vy==
=1m/s
所以B点速度为:
vB==1.25m/s.
故答案为:1.25.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正确答案
(1)CF
(2)AD
下面是平抛运动实验中通过描点法画小球运动轨迹的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选出填在横线上 ( )
正确答案
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
B、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错误,C正确.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固定白纸的木板必须调节成竖直,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以免有阻力的影响,故D正确;
E、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故E错误;
故选:ACD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坐标纸或白纸、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 ]
A.重垂线
B.秒表
C.学生电源
D.天平
正确答案
A
某物理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深入研究平抛运动.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A、B小球处于同一高度,M为A球中心初始时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A球落到地面N点处,B球落到地面P点处.测得mA=0.04kg,mB=0.05kg,B球距地面的高度是1.225m,M、N点间的距离为1.500m,则B球落到P点的时间是______s,A球落地时的动能是______J(本空答案保留2位有效数字),此实验还可以验证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______运动.(忽略空气阻力,g取9.8m/s2)
正确答案
根据h=gt2得,t=
=
s=0.5s.
则A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m/s=3m/s.
根据动能定理得,mAgh=mAv2-
mAv02.
则落地时A球的动能Ek=mAgh+mAv02=0.04×9.8×1.225+
×0.04×9J≈0.66J.
因为两球同时落地,知A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与B球相同,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故答案为:0.5,0.66,自由落体.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1)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的______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2)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斜槽末端的位
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如2)题图所示的图象,则物体平抛初速度为______.(g取10m/s2)
正确答案
(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要保证小球从斜槽末端飞出时的速度是相同的,因此,要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滚下.
(2)过图象可以知道,A到D和D到G的时间是相等的,相等的时间内,竖直方向的位移差△h=gt2,
又因:x=vt,
得:v==x•
=2m/s
故答案为:(1)同一位置;(2)2m/s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已经具备有下列器材:白纸,图钉,平板,铅笔、弧形斜槽、铁架台,还需要下列器材中的:______
A、秒表B、天平C、重垂线D、小球E、测力计F、刻度尺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x轴和y轴,描绘出小球运动的轨迹.这条轨迹理论上是一条______,若初速度为V0,则其表达式为______
(3)如图为某次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得的相片的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g=10m/s2,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m/s,闪光频率f=______HZ,小球过A点的速率VA=______m/s.
正确答案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白纸,图钉,平板,铅笔、弧形斜槽、铁架台,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重锤线、小球、刻度尺,故选CDF.
(2)小球做平抛运动,理论上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匀变速运动推论可得:△y=2L=gt2,t=,
小球的初速度为:v0==
=3
.
(3)由(2)可知:t==
=0.1s,
闪光频率为:f==
=10Hz,
v0=3=3
=1.5m/s;
vyB==
=2m/s,
vyA=vyB-gt=2-10×0.1=1m/s,
vA==
≈1.8m/s;
答:(1)CDF;(2)抛物线;3;(3)1.5;10;1.8.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