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3.图7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5.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这一年处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   )

A中华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2.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宗法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封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知识点

分封制
下一知识点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