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的中国,实业救国潮流兴起。假设你是一位商人,你的投资领域可能是

[ ]

A棉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现代农业

D汽车工业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政策导向

B外部环境有利

C实业家自强不息

D自然经济解体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

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提供了发展资金

B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设备和技术

C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D列强资本输出迫使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 ]

A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