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共385题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 ]
正确答案
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外来经济控制消除②民国建立的推动③实业救国的推动④封建社会的终结
[ ]
正确答案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是因为这次发展
[ ]
正确答案
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掇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
正确答案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 ]
正确答案
1912年至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
[ ]
正确答案
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数量却大幅下降。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1910年,在清政府支持下,江苏江宁(今南京)举办了首个全国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获一等奖的66件展品中,以丝、茶、工艺品居多,机械类甚少,获奖地域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和北京。这说明当时中国:
①政府对振兴实业持积极态度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③民族工业中重工业极为薄弱④传统经济仍占优势地位
[ ]
正确答案
史载:1914——1921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造成如此丰厚利润的最主要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无锡荣氏家族所创办的民族企业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唯一的“财团”,荣氏兄弟从1900年创办保兴面粉,一起步,后又涉足纺纱业,到20世纪20年代初被称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其面粉品牌为“兵船”,寓意“振兴中华,以牙还牙”;棉纱品牌叫做“人钟”,图案是一个人拿着钟绳在敲钟,寓意是“让国人警醒”,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
①荣氏家族在中国民族资本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②荣氏家族的面粉业和纺纱业迅速发展有可能在一战期间
③荣氏兄弟主张实业救国,希望民族独立富强后侵略他国,夺取市场
④无锡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一座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