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眉山校级月考)按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要求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14.31g NaCl  

②用100mL量筒量取4.5mL稀硫酸  

③用紫色石蕊试液检测出某溶液的pH值为6  

④用100mL 容量瓶配制1mol/L Na2CO3溶液90mL.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所以用托盘天平不能称取食盐14.31g,故①错误;

②100mL量筒精确到1ml,无法量取4.5mL稀硫酸,故②错误;

③紫色石蕊试液无法测出pH值为6,故③错误;

④100mL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不能配制1mol/L Na2CO3溶液90mL,故④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仪器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纯净而干燥的氯气

B仪器②可用于量取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C滴瓶③中所装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D泥三角④主要是加热蒸发皿时使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盐酸中的水在加热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所以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用浓硫酸来吸水,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得到纯净而干燥的氯气,多余的氯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A正确;

B、因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而高锰酸钾具有强腐蚀性,所以量取高锰酸钾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故B错误;

C、因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有硅酸钠(Na2SiO3)生成,硅酸钠是一种粘合剂,所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故C错误;

D、泥三角是灼烧时放置坩埚用的工具,加热蒸发皿时使用铁圈,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

A.用200mL量筒量取5.25mL稀H2SO4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NaCl晶体

C.用100mL烧杯配制50g质量分数约为1%的食盐水

D.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0.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E.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F.盛装Ca(OH)2溶液的试剂瓶可用玻璃塞

G.萃取分液时,先将上层液小心从上口倒出,再将下层液从下口流出

H.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放入液面以下,但不可触及瓶底或沸石

(2)乙醇(俗名酒精)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分子式为C2H6O,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BC

46

46g/mol

解析

解:(1)A.用200mL量筒量取5.25mL稀H2SO4,量筒的精确度不够,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A不合理;

B.因为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NaCl晶体,故B合理;

C.用100mL烧杯配制50g质量分数约为1%的食盐水,用天平称量食盐,用量筒量取水,然后在烧杯中溶解,故C合理;

D.配制250mL0.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只能用250mL容量瓶,故D不合理;

E.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E不合理;

F.玻璃塞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二氧化硅等,因为二氧化硅和氢氧根反应生成硅酸根和水,硅酸钠具有黏性,可以将瓶塞和瓶口黏在一起,故F不合理;

G.萃取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从下口流出,再将上层液小心从上口倒出,故G不合理;

H.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H不合理;

故选BC;

(2)乙醇分子式为C2H6O,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46;

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乙醇的摩尔质量为46g/mol,故答案为:46;46g/mo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将固体药品放在蒸发皿中进行高温焙烧

B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一定应悬于试管口的正上方

D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一定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焙烧固体应放在坩埚中进行,故A错误;

B.六水合氯化钙不能吸水,则不能作食品干燥剂,故B错误;

C.为了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后再进一步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故C错误;

D.为加强冷凝效果冷却水的流向就应是“下进上出”,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000mol•L-1 KMnO4溶液;

②某无色溶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是钠盐溶液;

③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⑤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⑦某溶液加入NaOH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NH4+

A①⑤⑦

B②③④⑦

C③④⑦

D②③⑤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腐蚀橡皮管,应用酸式滴定管,故①错误;

②焰色反应反应的是元素的性质,焰色反应呈黄色,只能确定溶液中有Na元素,可能为钠盐溶液、也可能为NaOH,但它是碱,故②错误;

③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所以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故③正确;

④因稀的NO3可与银反应,所以可用稀的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故④正确;

⑤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应立即停止加热,即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生成Fe(OH)3沉淀,故⑤错误;

⑥瓷坩埚的成分里含有二氧化硅SiO2,在高温下会和碳酸钠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会腐蚀瓷坩埚,所以不能用瓷坩埚,应用铁坩埚,故⑥错误;

⑦加入NaOH的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含有N的4+,故⑦正确.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仪器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