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措施不属于凯恩斯经济主张的是()

A发展混合制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

C增加货币发行量

D增加政府税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胡佛说:“我们没有达到目标。但是,只要给我们机会,我们会继续执行过去八年的政策。”这里“过去八年的政策”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解决经济大危机的政策

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期间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它的建立( )

①为众多失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②是“以工代赈”的重要举措③导致大批森林遭受砍伐,破坏了生态资源④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自由发展工业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材料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要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美国四位总统的评价最不准确的是

A有人说:“世界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不贪恋权势,这就是华盛顿。”

B富兰克林·罗斯福,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新政”就是苛政,不是榨取富人,而是榨取成功者

C杜鲁门是20世纪内唯一一个从未上过大学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

D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被弹劾而辞职的总统,但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国共的十年对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