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影响是( )

A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B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l~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

A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B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施压中国

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史学家在评述新中国建设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词汇是某一年份报刊杂志出现频率最高的:专业户、放开、奖金、厂长负责制、乡镇企业、裁军。这最有可能是

A1978年

B1984年

C1992年

D1997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农民签下这份契约,说明

A农民认识到责任制是社会主义经济

B农民要求加强党的领导

C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要求改变人民公社的体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

A包产到户

B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

C产品完全由农民支配

D土地可以自由支配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B建立人民公社

C允许土地买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国共的十年对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