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侧重于

A放权让利

B承包经营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发亿众关注,同样引发媒体的热议:《长江日报》(10月10日)评论指出:农村改革的关键是“还权于农民”。对这的“还权”理解准确的是

A还权于农民的“权”是指土地所有权

B还权于农民是将基层民主权还给农民

C还权于农民的“权”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

D“还权于农民”就是倡导土地私有化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B分配关系的调整

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D农村改革的支撑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反映了

A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央肯定

C对“包产到户”的认识有待突破

D农村经济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退回到合作社运动之前,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主要是

A没有看到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没有看到这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C没有看到它解放了生产力

D没有看到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发展方向的表述,准确的是

A集体化、合作化、集约化

B公有化、社会化、现代化

C私有化、专业化、市场化

D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一政策

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C有利于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

D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国共的十年对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