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是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D1978年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是因为“散伙”的做法(  )

A违背了共同致富的愿望

B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

C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脱离了当时农村的实际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明()

A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农业的需要

B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C这种责任制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途径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C后者是为了纠正前者的错误

D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主要反映了

A政府的宏观凋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

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8年,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

A系统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的错误

B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含义是指 ()

①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②解放思想 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③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④巩固和扩大公有制经济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是()

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B建立人民公社

C允许土地买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同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国共的十年对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