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16年,全球性的低温袭击了欧洲、美洲甚至中国。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资源短缺导致人类冲突。1816年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情……同时自然的阴霾还影响到绘画的风格和文学的基调,促进了新宗教的诞生、新发明的出现。这说明

①在19世纪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②自然界的重要变化是决定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③自然界的重大变化能够影响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

④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理想王国”的失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721年发表的揭露和抨击了当时法国封建社会种种罪恶的文学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波斯人信札》

C《悲惨世界》

D《巴黎圣母院》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9年3月福建龙岩市高三质检23题)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倡导贵族平民化思想,他的作品遵循着忠实于现实生活的原则,在作品中反映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的作品被列宁誉为

A“社会百科全书”

B“俄国革命的镜子”

C“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D“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活空间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冷漠化问题。下列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文艺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格尼尔卡》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由和理想是人们的一种向往。”在19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一位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写了一篇鼓励人们去为这种追求而抗争的文学著作,指出应是下列哪一篇(  )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C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D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荣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在颁奖仪式上,作了题为《拉丁美洲的孤独》的长篇演说。他激烈地指出,“孤独”就是拉丁美洲的代名词。“孤独”已经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精神,成为阻碍民族上进、国家发展的心理负担。这就是拉丁美洲“神奇现实”的内在含义。由此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发掘“神奇现实”主要是为了强调

A对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

B揭露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C描绘布恩迪亚家族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

D揭示当代拉丁美洲的民族孤独感,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作者与文学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雪莱—《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海名威—《老人与海》

C雨果—《悲惨世界》

D贝克特—《等待戈多》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了:“雪莱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活动的主题,应拟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C现实主义的文化风格 

D浪漫主义的文艺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国共的十年对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