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的转化
- 共487题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难溶盐电解质的Ksp与温度有关,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P不变,故A错误;
B.碳酸根离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的浓度减小,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
C.比较不同类型的难溶物的溶解度大小,必须通过计算溶解度比较,不能通过溶度积直接比较,故C错误;
D.KSP(AgCl)>KSP(AgI),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容易发生,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故D正确;
故选:D.
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是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PbS能转化为CuS,所以CuS的溶解度小于PbS的溶解度,故A错误;
B.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铜蓝中硫元素化合价最低,所以能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硫化锌难溶于水,所以要写化学式,不能写离子,故C正确;
D.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所以存在氧化还原反应;CuSO4与ZnS反应生成硫化铜和硫酸锌是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已知25℃时Ksp[Al(OH)3]=1.0×10-33,Ksp[Fe(OH)3]=4.0×10-38.向Fe(NO3)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计算表明当Fe3+完全沉淀时,Al3+恰好开始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可知,OA段生成Fe(OH)3沉淀,AB段生成Al(OH)3沉淀,二者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2:3,所以原混合溶液中c(Fe3+):c(Al3+)=2:3,故A错误;
B、Fe(NO3)3溶液中混有杂质Al(NO3)3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没有Fe(NO3)3,故B错误;
C、当两种沉淀共存时,由于Ksp[Al(OH)3]=c(Al3+)•c3(OH-),Ksp[Fe(OH)3]=c(Fe3+)•c3(OH-),所以c(Al3+):c(Fe3+)=Ksp[Al(OH)3]:Ksp[Fe(OH)3]=2.5×104,故C正确;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有NaAlO2、NaNO3等,故D错误;
故选C.
工业品MnCl2溶液中含有Cu2+、Pb2+等离子,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Cu2+、Pb2+等离子形成沉淀,以制取纯净MnCl2.由此可推知MnS(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工业品MnCl2溶液中含有Cu2+、Pb2+等离子,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Cu2+、Pb2+等离子形成沉淀,以制取纯净MnCl2,原理利用的是沉淀转化的反应关系,沉淀转化的条件是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说明生成的CuS、PbS溶解性小于MnS;才能是先沉淀的转化,除去杂质;
故选D.
已知25℃时,AgCl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说明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所以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
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不一定有c(Ag+)=c(Cl-),混合溶液中阴银子浓度和氯离子浓度大小,取决于硝酸银和氯化钠的相对量大小,故B错误;
C.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氯离子浓度增大,沉淀溶解平衡左移形成沉淀,但温度一定.溶度积常数不变,所以Ksp值不变,故C错误;
D.将固体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转化为AgI,AgCl溶解度大于AgI,沉淀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