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

[ ]

AN2和H2

B催化剂

CN2

DH2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合成氨的温度和压强通常控制在约500℃以及200~500atm的范围,且进入合成塔的N2和H2的体积比为1:3,经科学测定,在相应条件下,N2和H2反应所得氨的平衡浓度(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而实际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氨约为15%,这表明

[ ]

A表中所测数据有明显误差

B生产条件控制不当

C氨的分解速率大于预测值

D合成塔中的反应并未达平衡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主反应①和副反应②

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①

4NH3(g)+3O2(g)2N2(g)+6H2O(g)△H=-1268kJ/mol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进行氨催化氧化生成NO时,温度应控制在780~840℃之间

B工业上采用物料比n(O2)/n(NH3)在1.7~2.0,主要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

C在加压条件下生产能力可提高5~6倍,是因为加压可提高转化率

D氮气氧化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1.5kJ/mol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

A把空气液化得到液态的氮

BNH4HCO3NH3↑+H2O+CO2

CNH3+HCl=NH4Cl

DN2+3H22NH3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氢气,其来源之一是利用石油气的有关成分如丙烷(C3H8)制取。以下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

[ ]

AC3H83C+4H2

BC3H8C3H6+H2

CC3H8+6H2O3CO2+10H2

D2H2O2H2↑+O2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哈伯法合成氨需要在20~50MPa的高压和500℃左右的高温下,并用铁触媒作为催化剂,氨在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仍较少。最近英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trans一Fe(DMeOPrPE)2的新催化剂,在常温下合成氨,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N2+3H22NH3。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哈伯法合成氨是吸热反应,新法合成氨是放热反应

B新法合成氨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可节约大量能源,具有发展前景

C新法合成氨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需要断裂化学键

D新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学化学教材中的三大化工生产:氯碱工业、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过程中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北京奥运会上的“脚印”和烟花,让世界为之欢呼、倾倒燃放烟花过程中涉及“焰色反应”等相关变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D广州第16届亚运会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找不到从氮气到二氧化氮一步实现的反应,故①错误;

②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可一步实现,故②正确;

③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可一步实现,故③正确;

④一氧化氮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可一步实现,故④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2与H2

BNO2与NO

CN2与O2

DNH3与HCl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常温常压下,氮气和氢气不反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二者反应生成氨气,故A不选;

B.常温常压下,NO2与NO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常温常压下,氮气和氧气不反应,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故C不选;

D.常温常压下,NH3与HCl生成白烟NH4Cl,故D选;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纯碱的生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