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 共2102题
如图为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现有两滑动变阻器R1(10Ω,1A).R2(1000Ω,1A),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改进后,测出几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并画出图,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_内阻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滑动变阻器应选R1 ;电池的电动势为1.48V(1.46~1.49均算对)内阻为0.24Ω(0.23~0.25均算对)
本实验滑动变阻器选择限流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与电源内阻相当,便于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电动势,与横坐标的交点为短路电流,图线的斜率表示电源内阻大小
如图示是一个双量程电流表,Ig=0.5mA,Rg="200" Ω,计算R3和R4的阻值。(各2分)
R3= R4=
正确答案
R3="20" R4=180
试题分析:由,由并联电路的关系得到
,
,两式联立代入数据得到R3="20"
R4=180
。
点评:学生明确表头并联电阻改装成电流表,用并联电路的关系去分析问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V,0.3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 随电压U变化的图像.
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2Ω)、A2(量程0.6A,内阻0.3Ω);
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5kΩ)、V2(量程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R2(阻值范围0-2kΩ);
电源:E1(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Ω)、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电压表______, 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电源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正确答案
A2; V1; R1; E2
试题分析:该实验为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所以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连接,滑动变阻器用电阻小的,灯泡额定电压为3.8V,电压表用量程小的,最大电流为0.3A,电流表用0.6A量程的,电源如果用1.5V的不能让灯泡正常发光
点评:在电学实验中应该掌握电表量程的选择、能判断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连接等
现有一个阻值为10.0 Ω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键、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盘面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要求设计一个能测量某电源内阻的实验方案.(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约为几欧姆)
(1)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
(3)写出用测得的量计算电源内阻的表达式r=________.
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
(2)①断开电键,记下电压表偏转格数N1;②合上电键,记下电压表
偏转格数N2
(3)R
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或者与加在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因此表盘面无刻度值也可以用格数的多少表示电压的大小,当断开电键时,电压表偏转格数N1表示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电键闭合时,N2表示R两端电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得r=
R.
(10分)某学习小组研究用碳丝做成的电阻导电规律。在实验中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1)粗测其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 _____________(选填“1”、“×10”或后,“×100”)分倍率的电阻挡;调零将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端连接,示数如图所示,结果为_________Ω。
(2)利用测量的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上描点画出该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3)根据画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该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把该电阻R接入图示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10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3.0V,则定值电阻R0阻值为_____________Ω。
正确答案
⑴×1 18(4分) ⑵(2分)
⑶减小(2分) ⑷16(2分)
(1)在用万用表测电阻时应该让指针指在中间左右误差最小,所以粗测时选用×1挡⑵略(3)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斜率增大,电阻减小,所以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⑷在伏安特性曲线中读出电流为0.1A时的电压U1,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U1,再由U-U1=IR0求出电阻R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