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 共2102题
(2009·上海闸北区期末)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等可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改变电路的外电阻,通过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测量不同工作状态的端电压和电流,输入计算机,自动生成U-I图线,由图线得出电动势和内电阻.
(1)记录数据后,打开“坐标绘图”界面,设x轴为“I”,y轴为“U”,点击直接拟合,就可以画出U-I图象,得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根据图线显示,拟合直线方程为:________,测得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干电池的内电阻为________Ω.
(2)现有一小灯泡,其U-I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若将此小灯泡接在上述干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方格图中).
正确答案
(1)y=-2x+1.5 1.5 2 (2)0.27W
(1)设直线方程为y=ax+b,把坐标(0,1.5)和(0.75,0)代入方程解得:a=-2,b=1.5,得出直线方程为:y=-2x+1.5;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IR+Ir=U+Ir,对比图象可得:E=1.5V,r=2Ω.
(2)作出U=E-Ir图线,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30A,工作电压为0.90V,因此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UI=0.30×0.90W=0.27W.
(2010·安徽芜湖测试)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
(1)电压表量程选用________,电流表量程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__.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如图所示的U-I图象是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________V,r=________Ω.
(4)若只选用两组数据,用欧姆定律算出E、r,有可能误差较大;若选用第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组数据误差最大.
正确答案
(1)0~3V 0~0.6A
(2)电路如图甲所示
(3)如图乙所示 1.5 0.5 (4)5 6
因为待测电源为一节干电池,故电压表量程选用0~3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待测干电池一般内阻较小,故滑动变阻器选择总电阻为20Ω的R1可满足要求,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电流表内接,电路如图所示.根据数据完成图线时,要注意尽量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同时注意大胆舍弃误差较大的数据.图线与纵轴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即E=1.5V,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电源内电阻r=0.5Ω.过第5组、第6组数据对应点的直线与原直线截距、斜率相差最大.
(2009·四川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________,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
(2)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4.8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电阻R2=________Ω.
(3)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1,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相应的-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
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________(选填“较大”、“较小”或“相同”),所以________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
正确答案
(1)将S2切换到b R
(2)1.43(或10/7) 1.2 (3)较小 甲
(1)闭合S1,将S2切换到b,读出电压表示数U2,由题意可知R1上的电压U=U2-U1,
所以R1==·r.
(2)图中给出与的关系图线,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整理与的关系式得:
E=(R1+R2)+U,=·+
当=0时,==0.7V-1,所以E=V≈1.43V
斜率k==Ω/V=4.2Ω/V
∴R2=1.2Ω.
(3)做实验时,所取数据范围应尽量大,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所以应采用测量范围大的甲同学的做法.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上边标称功率值为0.75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2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V =1.23V。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从0V开始增大,达到1.23V时,发现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2Ω)
C.电流表 A2(量程500mA,内阻约0.6Ω)
D.滑线变阻器R1(0-20Ω)
E.滑线变阻器R2(0-50Ω)
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分析:
小题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给出的方格纸内作出U—I图线,并从图线上分析该灯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V;这一结果大于一开始的计算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分析,他们实验时所选择的最佳器材:电流表选择________(填A1或A2);滑线变阻器选择________ (填R1或R2)。
小题3:从实验时所选择的最佳器材画出实验电路图
正确答案
小题1:2.5 V ;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或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小题2:A2 ; R1
小题3:
小题1:作出U—I图线,如图所示。
由图线得,电压等于2.5V时,电流约0.3A,其功率约为0.75W,即该灯的额定电压为2.5V。
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故一开始的计算结果偏小。或者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或答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意思对就可以给分)
小题2:由记录的数据可知,毫安表需选用A2,并且需外接,在控制电路中,当采用限流式接法时,通过表中第一组数据可以求出可变电阻R约为(4-0.2)/0.08=47.5Ω,故选用变阻器R2完全可以满足要求;若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灯泡的最大电阻约2.5/0.3=8.3Ω,变阻器R1与灯泡并联部分的最大阻值约为16.7Ω(电动势为4V),滑动触头在阻值0~16.7Ω间滑动,也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操作
小题3:当采用限流式接法时,通过表中第一组数据可以求出可变电阻R约为(4-0.2)/0.08=47.5Ω,故选用变阻器R2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电路图选(A)。
若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灯泡的最大电阻约2.5/0.3=8.3Ω,变阻器R1与灯泡并联部分的最大阻值约为16.7Ω(电动势为4V),滑动触头在阻值0~16.7Ω间滑动,也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操作,电路图如下:
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内阻
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①待测电流表(
,内阻约300Ω),
②电流表 (
,内阻约100Ω),
③定值电阻(300Ω),
④定值电阻(10Ω),
⑤滑动变阻器 (
Ω),
⑥滑动变阻器 (
Ω),
⑦干电池(1.5V),
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
小题1:定值电阻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小题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小题3:以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的斜率
及定值电阻(你选定的那一个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 。
正确答案
小题1:③,⑥
小题2:见图
小题3:
小题1:电流表的量程为
的二倍,定值电阻与电流表属于并联关系,所以定值电阻的阻值应为300Ω,和
的电阻一样,所以分流一样可以满足两个电表均在量程之内;
因为电源电动势为1.5V,若接入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
所以用,采用分压式接法;
小题2:先连成串联电路,最后再并联流表,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电路图如下
小题3: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根据图像可知
联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