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 共2102题
图中所示器材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
(1)根据实验原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2)开关S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_.(选填“A端”、“B端”或“AB中间”)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
正确答案
(1)如图(1);(2)A;(3)如图(2)
试题分析:(1)测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电流、电压需从零开始测起,所以滑动变阻器需采用分压式接法,灯泡的电阻较小,属于小电阻,电流表采取外接法.实物连线图如下图(1).
(2)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A端,使得闭合时,使得测量部分短路,电压、电流为零,起到保护作用.
(3)根据数据描点作图,如下图(2).
现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器件Rx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直接测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备用的仪器有:直流电源(12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0~10Ω)、电键、导线若干。
(1)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如图所示是Rx的伏安特性曲线。从图中可看出,当电流超过某一数值后,其电阻迅速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若Rx与标有“6V,9W”的灯泡串联后,接入直流电源两端,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此时该电子器件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该直流电源的内阻是________Ω。
正确答案
(1)电路图【两种电路图均可,若变阻器串接得0分】
(2)增大
(3)2.0;2.67
试题分析:(1)由题目要求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应为分压接法;由于电阻较小,故应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2)由表格中数据可在坐标轴中描出各点,再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即可;
(3)灯泡正常发光,则可求得电路中的电流,由坐标可查出对应的电压;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电源的内电阻.
解:(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应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由表格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将各点描于坐标轴中,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R的伏安特性曲线.图象如图所示;图象的斜率表示该器件的阻值,由图可知,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大,故说明电子器件的电阻增大;
(3)灯泡正常发光,故灯泡的电压为6V,电流;
由坐标中数据可知,电子器件两端的电压为2.0V;则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源内阻两端的电压,故内电阻
;
点评:本题为探究性实验,解决实验要注意由题意明确实验的原理,并且结合已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1)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下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值依次是___ __mm、____A、____V。
(2)已知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0Ω,电流表内阻约几欧,电压表内阻约20kΩ,电源为干电池(不宜在长时间、大功率状况下使用),电源电动势E = 4.5V,内阻较小。则右边电路图中,____(选填字母代号)电路为本次实验应当采用的最佳电路,但用此最佳电路测量的金属丝电阻仍然会比真实值偏____(选填“大”或“小”)。
(3)若已知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内阻的准确值RA=2.0Ω,那么测量金属丝电阻Rx的最佳电路应是上图中的_____电路(选填字母代号)。此时测得电流为I、电压为U,则金属丝电阻Rx=_____( 用题中字母代号表示)。
正确答案
(1)0.996~1.000, 0.42, 2.25~2.29 (2)A,小(3)B ,
试题分析:螺旋测微器先读固定部分为,可动部分可估读为
,故总示数为:
电流表量程为0.6A,则最小刻度为0.02;指针所示为0.42A;
电流表量程为3V,最小刻度为0.1V,则指针指数超过2.25,故可估读为:2.25~2.28V;
①因电源不能在大功率下长时间运行,则本实验应采用限流接法;同时电压表内阻较大,由以上读数可知,待测电阻的内阻约为,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误差较小;在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准确,但电流测量的是干路电流,故电流表示数偏大,则由欧姆定律得出的结果偏小;
②因已知电流表准确值,则可以利用电流表内接法准确求出待测电阻;故应选B电路;待测电阻及电流表总电阻,则待测电阻
;
点评:对于电学实验一定不要单纯靠记忆去解决问题,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的相关知识求解.
(1)(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2)(11分)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__运动。
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 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 2N,小车的质量为0.2kg。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 △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 -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正确答案
(1)减小、增大、控制变量法
(2)①匀速直线 ②0.1115 0.1105 ③0.015kg
(1)偏角越大,说明两小球之间的作用力越大;本实验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①这一步是用来平衡摩擦力,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②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小车到达F点时的速度:
,所以小车动能的变化:
;③小车的加速度:
由
得: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
【考点定位】(1)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2)加速度与质量 合外力间的定量关系实验.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要按图(甲)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然后再按图(乙)将电流表与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A与电池、滑动变阻器和开关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
在图(甲)中,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指针停在正中央).在图(乙)中,(1)将S闭合后,将螺线管A插入螺线管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下同)偏转;(2)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电流表的指针将______偏转;(3)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将______偏转;(4)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突然切断开关S时,电流表的指针将______偏转.
正确答案
(1)向右 (2)不发生 (3)向右 (4)向左
试题分析:在图甲中,闭合开关,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即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就向哪侧偏转.在图乙中,闭合开关后,由安培定则可知,线圈A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竖直向上;(1)将S闭合后,将螺线管A插入螺线管B的过程中,穿过B的磁场向上,磁通量变大,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则电流表的指针将右偏转;
(2)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穿过B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将不发生偏转;
(3)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穿过B的磁场向上,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向右滑动时,穿过B的磁通量变大,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则电流表的指针将右偏转;
(4)螺线管A放在B中不动,穿过B的磁场向上,突然切断开关S时,穿过B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从电流表负接线柱流入,则电流表的指针将向左偏转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由安培定则判断出判断出线圈A产生的磁场方向,然后判断出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如何变化,最后由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确定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