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8分)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8分)

(3)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0分)

正确答案

(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

(2)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1)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2)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

(3)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进行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          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3分)

(2)若M山具有足够的高度,则从N到M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规律。(2分)

(3)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b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        ,对沿岸的气候起到             的作用。(2分)

(4)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夏季通过       风(风向)输送到陆地水汽最多,这是因为该地属于             气候,其成因是                      。(3分)

正确答案

(1)海陆间水循环 岩浆岩(玄武岩或喷出岩) 沉积岩(3分)

(2)垂直地域分异(2分)

(3)暖流 增温、增湿(2分)

(4)东南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图示水循环实现了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所以是海陆间水循环。①处位于火山口,图片中可以看到岩浆涌出的状态,所以①处是岩浆岩(玄武岩或喷出岩)。在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岩浆岩被外力侵蚀、搬运到②处,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压紧形成沉积岩。

(2)从M到N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温度和水分条件也发生变化,所以气候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气候不同,自然带也不同,这种随海拔高度变化而改变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又叫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在大陆东岸是暖流,暖流温度比所流经海区高,携带的水汽多,对沿岸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西北季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材料二:科罗拉多谷某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材料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

  

(1)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分析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描述峡谷内某地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修建了胡佛水坝,试分析修建胡佛水坝遇到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沉积岩; 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

(2)气候特点: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干燥;降水总量较少。

成因:夏季凉爽是因为海拔高;冬季较为温和是因为纬度较低。

受东、西两侧的地形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

(3)  困难: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交通不变,修筑难度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的数码分别填入下面的空格内:属于外力作用的有____;属于地壳运动的有____;属于岩浆活动的有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有____。

(2)发生变质作用必须要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

(3)形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固结成岩。

正确答案

(1)①②;④⑤⑧;⑩⑨;③⑦⑨

(2)温度;压力

(3)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图的方框中填入代表下列事物的字母代号。

    A、岩浆,B、侵入岩,C、喷出岩,D、沉积岩,E、变质岩

(2)在图中箭头线处填写下列内容,以表示箭头线所代表的含义。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质循环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物质循环过程

    B、推动地层以下部分的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其衰变过程会放出热

    能并转化为地壳物质运动的机械能

    C、岩浆是一切岩石的起点、也是一切岩石的终点

    D、造成岩石分化、侵蚀和搬运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的内能

正确答案

(1)“略”

(2)冷凝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作用

(3)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岩浆和岩石的名称是: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含义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岩浆岩 岩浆 沉积岩 

⑵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或熔融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试题分析:

第(1)题,由题可知,乙在莫霍面以下,为软流层中的岩浆,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故判断甲表示岩浆岩;剩下丙,只能为沉积岩。

第(2)题,图示岩浆生成岩浆岩的冷凝作用为B;A为变质岩重熔再生形成岩浆的过程;C为岩浆岩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为外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中的地质作用过程,学生应抓住不同的地质作用生成的不同岩石类型或岩浆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3月25日开幕,历时一个月。今年的茶博会以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向国内外宣传中国龙井茶文化,充分展示杭州城乡生态和环境资源,彰显和谐、大气的生活品质。今年的主题为“弘扬茶文化,体验休闲生活。”

        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中近30%的锰能以Mn2+的形态深入茶水中,因此,通过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来源。但产自不同地区的茶叶锰含量有很大差异,为此,某同学作了一项研究“土壤pH值对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锰元素的影响”。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茶叶锰含量与叶龄的关系I②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得到以下有关茶叶锰含量(mg/kg)及对应土壤的pH值的数据。

(1)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土壤中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____

          A、成土母质

          B、有机质

          C、水分

          D、空气

(2)茶叶中______叶的锰含量最高,表明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从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叶龄茶叶在____(填“中性”、

       “酸性”或“碱性”)土壤中锰含量较高。

(4)从表中可以分析出,茶叶最适合栽种在哪种土壤中______

           A、黄土

           B、红壤

           C、水稻土

           D、黑土

正确答案

(1)A

(2)老;对营养元素的富集

(3)酸性

(4)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构成了岩石的相互转化,其中属于岩浆岩的是_____(字母),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

    (字母),属于变质岩的是_____(字母)。

(2)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其中表示蒸发环节的是_____,表示水

    汽输送环节的是_____,表示地表径流环节的是_____,目前人类最易施加某种影响的环节是_____。

(3)从地质构造看,甲处属于_________,而乙处则属于__________。其中甲处形成山岭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如果在该地区的甲、

    乙、丙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_____地。

正确答案

(1)A;B;C

(2)海陆间循环;①;②;④;④

(3)向斜;断层;向斜的槽部因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4)丙;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三大类岩石转化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成因划分的岩石名称: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2)三类岩石转化过程中所受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上标出 M线的箭头方向。

(4)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图中①②③④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1)岩浆岩;变质岩

(2)上升冷却凝固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3)←

(4)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学校同学在地理教师带领下,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三大类岩石中,_________在该地区分布最广。

(2)从河谷向东翻过山岭和谷地,在地质构造上依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该河谷是否适合修建水库?_________(只填是或否)。

(4)如果在该地区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应该在_________处。

正确答案

(1)沉积岩

(2)向斜;背斜

(3)不适合

(4)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属于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乙、丙三处中最有可能发现动植物化石的是处________,如果发现的是三叶虫化石,则可判定该处地层形成于_________代。甲处岩石最可能是变质岩中的__________岩,形成乙处岩石的物质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丙处发现有地下河,则可判定该处属于地貌______________,此种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向斜;地层中间新,两翼老;盆地;气温中间高,四周低,说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2.丙;古生代;大理岩;地幔

3.喀斯特;土层薄,肥力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及其地面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按照岩石成因划分,煤层产于____________岩中。若在B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是 _____________。

2.若在A、C、D处找到花岗岩、大理岩和石灰岩,则A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C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____,D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D所在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的正确排列是_______。若A处找到恐龙化石,则B、D两处中可能发现三叶虫化石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该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_,该地形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沉积岩;透水事故

2.石灰岩;大理岩;花岗岩

3.D—A—B;B;B处是沉积岩,B处岩层比A处老,而三叶虫化石形成于古生代,早于恐龙化石形成的中生代。

4.背斜 ;洼地(盆地); 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a、b是同一成因类型的岩石,则a为________岩,b为________岩;a、b两种岩石适合作建筑装饰材

    料的是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岩石从成因类型看属于________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除此特征以外,该类岩石一般还

    ___________。

(3)d处可能会形成________岩,它是已生成的岩石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

正确答案

(1)喷出;侵入;b;a岩石多气孔,而b岩石坚硬致密、外观美丽

(2)沉积;具有层理构造(分层);含有化石

(3)变质;高温或高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壳物质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D和E均属于_______岩,其中E又称_______。

(3)C经过__________冷却凝结转化为D;B经过__________转化为C。

(4) 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______(填字母)的特征。

正确答案

(1)沉积岩;变质岩;岩浆;侵入岩

(2)岩浆;喷出岩

(3)侵入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4)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回答问题。

(1)地质作用⑥的名称是_________,地质作用⑩的名称是_________。

(2)外力作用有风化,_________,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正确答案

(1)熔融(熔化,重熔再生);冷凝(冷却凝固)

(2)侵蚀

下一知识点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