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共2665题
读我国某地相关要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若该地取得如图正午太阳高度时为广州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期,则该地的纬度度数为 ,(3分)试判断下面关于该地的描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3分)
(2)简要说明说明图中河谷的形成原因。(6分)
(3)M坡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是什么?(3分)据图概括其可能的形成原因。(5分)
正确答案
(1)36°34′ B (2)岩层断裂,岩石破碎;流水沿断层线强烈侵蚀下切。 (3)滑坡。原因:坡度大;岩层走向与坡向大致平行。
(1)根据H=90°—Δφ可计算出当地纬度为36°34′N,位于温带。根据河谷剖面南岸陡、北岸缓判断河流自西向东流(2)河谷成因既要强调内力作用,又要强调外力作用(3)根据坡度及岩层走向可判断M坡最可能出现滑坡。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 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泰山 D.庐山
(3)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填数码)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
正确答案
(1)B (2)A (3)①处 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
背斜在构造上属于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图中只有②处与此相符。③④处的同一年代的岩层出现错位,明显属于断层构造。④处为断裂下限的地堑,渭河谷地属于地堑,而泰山、庐山属于地垒;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而后流水侵蚀形成的。地层中最佳储水构造为向斜,即①处。
读地貌地质综合示意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___,在我国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风,在治理沙漠时植树种草应在F的 (左、右)侧。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__,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____地形。
正确答案
(1)风蚀蘑菇 西北 风力侵蚀 (2)东北 右 (3)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4)大理岩 喀斯特
图中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盛行风向的判断要结合流动沙丘形状和图中指向标,F的右侧坡缓,说明为迎风坡,应在此植树种草。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来的。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的图甲为美国五大湖区,是美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区,图乙地区为图甲中的一部分。
材料二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下图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描述图乙地区的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图甲中80度经线附近的无霜期等值线向南弯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指出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图示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修建了胡佛水坝,试分析修建胡佛水坝遇到的困难及建成后发挥的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2)该处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高,无霜期短。
(3)沉积岩,峡谷地貌的形成复杂: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
(4)困难:①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②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③交通不便,修筑难度大(答二点即可)。
功能:发电、灌溉、旅游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1)图示舟山群岛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_岛,是因_______而形成的。
(2)舟山群岛的资源优势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应主要从哪些方面加以开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谈谈舟山群岛打造国际物流岛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陆岛;地壳运动
(2)舟山群岛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和嵊泗列岛;渔业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群岛风能、潮汐能、潮流能以及海底油气、海底矿产等资源非常丰富。
(3)加强港口建设;发展船舶物流;发展海洋渔业;开发海洋能源等。(3 点即可)
(4)舟山群岛处于我国东部沿岸线和长江出海口的接合部,区位条件优越;舟山群岛深水岸线长,适宜港口建设;港口物流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等产业的基础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8分)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8分)
(3)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0分)
正确答案
(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
(2)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1)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2)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
(3)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材料二:科罗拉多谷某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材料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
(1)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分析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描述峡谷内某地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修建了胡佛水坝,试分析修建胡佛水坝遇到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沉积岩; 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
(2)气候特点: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干燥;降水总量较少。
成因:夏季凉爽是因为海拔高;冬季较为温和是因为纬度较低。
受东、西两侧的地形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
(3) 困难: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交通不变,修筑难度大。
读三大类岩石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所示字母代表的岩石类型依次为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①是_____________作用,属于_____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们均属于_____________(内力或外力) 作用,请列举一种常见的外力_____________。
(3)经过③作用后,岩浆主要分布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_________。④作用产生的岩石在黑龙江省有着广泛的分布,请列举一处C类岩石的典型分布地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火成岩)
(2)变质;内力;外力;流水(或风或海浪或冰川等均可)
(3)地幔(软流层);五大连池(或镜泊湖等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所示区域中X城将建设成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把蔬菜生产基地迁移到T城市。
材料二 表 T和X两城市气候资料
(1)比较X和T两城气候特征上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H地所在地形区的最主要地形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E、F两水文站所测的含沙量大小,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图中X城所在地形区主要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X城选择T城作为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共同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不同点: 从全年看,X 城的气温高于T 城,降水量多于T 城;
(2)高原(3)E含沙量大于F地;E所在的支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4)地壳断裂下陷,河流泥沙堆积
(5)①T 城和X 城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相似: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位于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可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充足。 ②T城劳动力价格、地价较X城低,生产成本较低。③T城有铁路和高速公路与X城相连,便于把蔬菜运往X城。
沂蒙72崮成为新地貌类型
以沂蒙72崮为代表的“崮”这种地理形态,近日被地质地貌专家们认定为一种新的地貌类型,并命名为“岱崮地貌”。“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崮”。“崮”的顶部平坦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岱崮地貌”成为我国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后的新的岩石地貌类型。如图。
据了解,“崮”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较为知名的有上百座,有“沂蒙72崮”之说,形成了美丽的沂蒙“崮”群,数量多,造型美,分布密集,在我国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见。“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石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独特的形态。
“岱崮地貌”蕴藏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和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岱崮地貌”是经亿万年地质演化而形成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探究1:“崮”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形成“崮”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探究1:“崮”的顶部是古生代寒武纪石灰岩,而石灰岩是沉积岩,这说明在古生代的寒武纪,这里还是地势很低的海洋,在当时的海洋中,存在着沉积作用,后来,地壳的抬升,使沂蒙山区抬升为陆地,并且地势不断抬高,最终成为山区。在被抬升为陆地以后,就开始经受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又由于该地区的各层岩层的硬度不同,这使硬度较大的灰岩被保留下来,形成了“崮”。
探究2:在最初的海底沉积时,属外力作用,由海底抬升为陆地的过程,是内力作用在起主导作用,当抬升结束后,又表现出外力作用的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个阶段,都有外力和内力作用在共同起着作用。只是不同的阶段表现的结果不同。
(8分)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图中箭头表示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在A区域看到的自然植被是 。(1分)
(2)C探险区存在一个低温中心,该区域种植业集中于 地形。在E地最有可能拍摄的照片是下图中的 ,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3分)
(3)探险路线经过南非德班,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 。为解决此问题,我国近几年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4分)
正确答案
(共8分)
(1)热带草原带(1分)
(2)河谷(1分);a(1分)风力侵蚀作用(1分)
(3)全球变暖(1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或发展高技术工业或发展第三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或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提高环保意识(答对其中3点即可给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自然带。A区域位于赤道附近,但因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2)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外力作用与地貌。暑假形成低温中心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其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E地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风力侵蚀能形成风蚀蘑菇。
(3)本题考查全球性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有①酸雨(污染物质——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③影响森林生长④腐蚀建筑物、损坏文物古迹);②臭氧层破坏(成因——氟利昂;危害——引发皮肤癌、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造成一些生物灭绝,并使农作物减产);③全球气候变暖(成因——CO2排放增加;危害——①生态系统的调整;②海平面的上升;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关注的主要是气候变暖。采取的措施应该能节能减排角度回答问题。
点评:世界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相对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3年我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设立,他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下图表示长江三角洲范围的变化。
(1)说明长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首个自由贸易区落户上海的原因。(8分)
(3)简述新增区域中小城镇的发展,对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发展的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长江携带大量泥沙(2分);进入海洋坡度平缓,受到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弱,(2分);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2分)
(2)位居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交通运输便利;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经济腹地广,服务范围大;人才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社会协作关系强(答对4条得8分)
(3)分散城市职能,促进中心城市等级体系的提升 (2分);缓解中心城市土地、交通压力(2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2分)。
试题分析:
(1)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的。在河流进入海洋处,坡度平缓,受到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弱,所以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
(2)上海位居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交通运输便利。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经济腹地广,服务范围大。上海人才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社会协作关系强等因素,促成了首个自由贸易区落户上海。
(3)新增区域中小城镇的发展,符合我国的城市政策,可以分散城市职能,促进中心城市等级体系的提升。缓解中心城市土地、交通压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30分)
材料一: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下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下表为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1)说出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10分)
(2)比较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2分)
材料二:摩洛哥磷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通过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有一定提高。下图为摩洛哥的地理位置。
(3)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说明摩洛哥重视水利建设的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4分)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多挤压、断裂,
并产生位移。(2分)
(2)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3分)原因:①地比②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地较②地
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①地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地比②地
海拔低,日出较晚。(9分)
(3)摩洛哥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旱;北部多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多雨;
兴修水利可以解决农业灌溉问题。境内多山;通过兴修水利充分开发水能资源。(8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海拔在500米以下为丘陵,高于500米为高原和山地,根据经纬度分析该区域位于非洲西北部,依据等高线判断,断层北部为山地,南部为高原和丘陵;断层发生多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因岩层挤压而发生错位。
(2)依据图表分析,冬季①地日照时数低于②地。原因分析从纬度位置和天气状况分析;①地比②地纬度偏高,冬季昼短夜长,日照较少;①地为地中海气候,比②地更接近海洋,冬季西风带南移,①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阴雨天气多;又由于①地形为山地,地处迎风坡多阴雨。
(3)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兴修水利可充分开发水能资源;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气候干旱,兴修水利可解决灌溉问题。
读储油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从形态上看,该构造是 构造。
(2)根据石油形成的原理推论,图中储藏石油的岩石属于三大岩石中的 岩。
(3)图中地质构造在成因上主要是由于受 (内、外力)的作用形成的,地壳运动中的 运动往往会形成该构造,若是在地表,该构造常会形成 地形。
正确答案
(1)背斜 (2)沉积 (3) 内力 水平 山地
试题分析:(1)图示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2)石油是由于历史时期的植被被埋藏于地下,经历漫长的地质作用而形成,故属于沉积岩。(3)图示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是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水平挤压力而形成,故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受内力作用,则背斜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则地表一般向上拱起,而形成山地。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岩层的弯曲判断地质构造,并掌握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对地貌的影响即可分析。
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 、
等环境问题。
(3)A为水循环中的 环节
(4)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 能和 能。
(5)图中河流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若该河(非黄河)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则此时是 季。
正确答案
(1)海陆间循环(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3)水汽输送 (4)太阳 重力 (5)河水补给地下水 夏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