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最主要是因为

[ ]

A有助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B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C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D为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奠定基础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25年没有交往了。”这句话出现在如下哪一情境中

[ ]

A毛泽东与田中角荣会面

B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

C周恩来与尼克松总统会面

D乔冠华与联合国秘书长会谈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法新社评述说:“改变世界的一周”应该是“改变尼克松的一周”。开罗《金字塔报》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是针对

[ ]

A新中国诞生后,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B中国大力发展同亚非拉的友好关系,展开“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C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特别企划,《35号投手温家宝》一书由日本侨报社推出,在日本正式发行。该书描述了温总理专用球衣“35号”的选定及如何绣制球衣背面“WENJIABAO”几个拼音字母的过程。该书还记录了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与日本百姓的各种交流活动。这表明

[ ]

A温总理致力于中日民间文化交流

B日本人民特别喜欢温总理

C中日两国已经没有任何分歧了

D中日两国加强友好交流,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B《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美长达20多年的对抗

C《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建交

D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突破和转机的关键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后来曾回忆说:“这个公报宣读的时间不过3分钟,却是20世纪70年代最为震惊世界的大事”。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听到这个公告后气愤地说:“这简直是流氓行为,他不允许别人与人家建交,自己却跑到上海发表什么公报。”尼克松和田中角荣所说的公报是指

[ ]

A《波茨坦公告》

B《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公报》

C《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中美联合公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说:“1971年田中首相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当时推动这一“桥梁”建立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 ]

A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B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着“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事件是

[ ]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重返联合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 ]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