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②美国从越南撤军

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 ]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映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这主要是针对

[ ]

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8年8月12日,中日在北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在

[ ]

A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

B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C结束两国敌对状态

D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与苏联改善关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 ]

A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C强调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D防止中国与美国在联合国争夺话语权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的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 ]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评论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结束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被动,打赢了一场“隐形的世界大战”。这主要是指

[ ]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迫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C赢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D抵制了西方和平演变,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结束了中美对峙状态

B促进了中美的经济贸易

C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D开始了中美的军事合作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年尼克松采取的促使两国政府直接接触的“主动行动”是

[ ]

A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B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C基辛格秘密访华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尼克松向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记者说;“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

[ ]

A已经与中国建交

B有意改善中美关系

C严厉制裁中国

D准备彻底抛弃台湾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