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則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內政的威协和对于侵略干涉內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

乔冠华的笑

材料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

——江泽民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照片中为什么开怀大笑?此事有何重大意义?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列举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

(2)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美关系缓和及中日邦交正常化。

(3)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国对运往中国的一切货物实施许可证管制办法》:“……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商务部在星期六(1950年12月2日)宣布今日午夜以后拟运出的货物均需要有许可证。在以前,许可证管制办法只适用于政府列为战略物资的货物。”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局法律顾问纳珊·奥斯特罗夫声称,目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公开好战态度”导致对“所有的东西”在运出以前都要“看一看”的新政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年来,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出于上述考虑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美国对华采取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史实说明中美关系变化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产生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策:经济上的封锁禁运。

  背景:①二战后“冷战”局面逐渐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方针,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派兵参战。

(2)变化:从遏制转变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②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西欧、日本的崛起对其产生冲击,需要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实现新的国际关系平衡;③孤立中国政策遭到失败。

(3)重大影响:日本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或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不断走向成熟,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建国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主席形象地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活跃周恩来总理的身影,他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试举二个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什么样特点?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3)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 年中美建交等(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胡锦涛发表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

图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郑重承诺

图三: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图四: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冷战;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一边倒。

(2)由仇视到友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建交热。

(4)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担负起大国责任(风范);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结伴不结盟)。综合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这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拜登副总统去年访华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关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2012年2月10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选择:“一边倒”。

因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

(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

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有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或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任答两点即可)

(3)现状:合作与冲突交织。

原因: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需要;两大国在国际上应承担的责任;中国台湾问题解决的需要。(任答两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30年后再回首——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贺词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只要中美双方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不断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中美关系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阅读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完全可以不怕美国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假如我们不要美国的最惠国待遇,我们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否就无法进行了呢?过去的美国经济制裁证明,并非如此……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采取敌意政策,中国民众很可能会把购买力转向别国或者国内品牌。美国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国民众自觉地抵制有敌意国家的产品是有传统的,如果中国政府还能胸怀大度地宽容美国人的话……我相信报应。我深信会有那么一天--如果和解变得极不可能,我号召中国人民要记住仇恨。

材料二:那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不是我们的敌人呢?……中关建交后,中美双方已结束了全面敌对状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有一个长期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的平行发展时期,双方在经济上互有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中关两国(包括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现在和21世纪,都不该成为敌人。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

材料三:自1979年至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千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简要概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不主张积极发展中美关系,认为失去与美国的交往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号召中国人民记住仇恨。材料二主张积极发展中美关系,认为中美合作才能共同发展,认为中美不应该敌对。

(2)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因为这一观点更符合时代潮流,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与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中美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经济上,理应积极处理好两国关系,共同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l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l949——1972)》

材料二:l971年9月22日,美国同日本国一起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又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的“双重代表权”提案。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材料三;l978年邓小平就中美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英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经过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

——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

材料四:美国政府2010年1月29曰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对台出售武器计划,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一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1月30日,31日两天内密集作出强烈回应,采取四项强硬措施,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

——引自新浪网2010年2月1日。《外媒:美对台军;售中国反应“史无前例”》

材料五: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台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立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五,贝特斯·基尔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现:对中国封锁,禁运;阴谋制造两个中国。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社会制度的对立。

(2)核心:台湾问题。一个中国的原则。美国虽然迫于形势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仍不放弃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

(3)干涉中国内政,妨碍国家统一。

(4)正确,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双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摩擦,但双方可以保持冷静和理智,加强沟通,减少猜疑,求同存异,发展中美友好合作关系。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历史传统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重申“永不再战”誓言,就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亚洲邻国带来的重大损害和痛苦表示“深刻反省”。明仁天皇在接下来的讲话中说:“回顾历史,我真心希望战争惨祸不再重演,我和全体国民一道,向死于战火的人们表示深切哀悼”。                                         

——《京华时报》(2010年8月6日)

材料三: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请回答:

(1)中日联合声明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菅直人、明仁天皇和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为什么是没有诚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日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讲话和决议没有“谢罪”、“道歉”、“发动侵略战争”等字样,说明没有认罪的诚意和否认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讲话和决议使用“种种行为”和“所有受难者” 等含糊词语,回避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日本以侵略者的历史观和战争观为被歪曲的历史辩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他们在远东的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强……

——1958年12月4日杜勒斯在加得福尼亚州商会的演说

材料二   

材料三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为对付美国的对华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哪些外交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乔冠华因何大笑?他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采取了哪些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采取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活动:与苏联等国家建交;抗美援朝;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

(2)原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说明:①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胜利②美国等孤立中国的政策宣告失败③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3)行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