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0.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械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强度相等,这样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等强原则”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

A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B必须合理配置资源

C总揽全局,优化部分

D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39.2014年10月13日,第二次全国民政系统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期间,“爱心洒天山”这一全国性社会组织开展援疆捐赠行动,共捐助资金1.2亿元。这一行动(   )

A发挥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物质保障的作用

B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

C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D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47.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2.富兰克林·罗斯福说,二战将“结束多边行动体系、排他性的联盟、均势和所有其它己尝试了许多世纪但总是遭到失败的权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和“永久的和平结构”的开端。历史发展表明(      )

A和平与发展成为二战后的时代主题

B联合国和美国没有能力制止流血的地区冲突

C两极格局维持了世界短暂的和平

D二战后恐怖主义盛行,威胁世界和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38.截至2014年11月,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和710个省级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
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以来,安徽各地综合考虑规划区域、人口规模、交通区位、经济发展等因素,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注重遵循群众意愿,确保规划建设符合农民意愿;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向中心村
延伸;注重结合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村庄公共设施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与城市社区相同
的服务。
(1)结合材料一,简述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规划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先导。各地立足村庄实际,按照“一户一策、一栋一品、一庄
一色”的原则,突出乡村特色,把中心村建设重点放在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庄道路、危房
改造、电力通信等方面,同时还引导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金融服务等公共设施向中心村布点,不断创造符合农民心愿的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新生活。
(2)请运用矛盾分析法阐释材料二是如何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并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如何使编制规划更好地反映民众心声?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综合考虑规划区域、人口规模、交通区位等因素;

②有利于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搞好安全饮水、污水处理、道路危房改造,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③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的清洁工程,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城乡享受相同的服务。

(2)第一问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实际,突出乡村特色;

②抓重点集中力量

解决主要矛盾,把握中心村建设重点;

③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规划美好乡村,既依照原则、又突出特色;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中心村建设抓好重点的同时搞好公共服务。

第二问: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让民众依法参与规划,有序地反映民众心声;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规划兼顾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③创造条件,让民众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等渠道参与规划的决策,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④创造条件,让民众依法行使监督权,对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保障给公众的监督权和表达权。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4.图是来自2015年3月央视财经频道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    )

A人们生活可能受区域发展(合作)战略影响

B年内增加就业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有望实现

C经济发展应更多向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D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劳动者就业的途径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等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

  我国GDP与三次产业变化情况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阐明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

  实现经济稳中有进,要求政府弱化GDP考核机制,弱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盲目投资的冲动,着力解决收入、就业、社保、治安、环保等民生问题;要求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要求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对政府要求的理论依据,并从“正确认识社会”角度对材料二进行哲学思考。

正确答案

(1)政府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保持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政府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升级。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城镇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2)理论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履行管理和服务的稚嫩,应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政府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应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要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应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哲学思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面对稳中有进的新要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府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宏观调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7.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     )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根据改革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是(   )

A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

B国家财政收入

C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D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7 分

38.材料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彻底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用于农村的不低于70%。

材料二 

 无论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还是发达地区的农民来说,他们心目中的新农村,无外乎高楼、水泥路、花园、小别墅。农民基本上按照城市的样子,规划自己心中的新农村。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农民按照城市的样子规划新农村”的现象。

正确答案

(1)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2)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区域的特色和产业特色,实现主客的具体历史的统一。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

解析

(1)通过审设问,确定属于意义类试题,但是需要联系材料中的系列惠农政策说明意义,具有限定性。再从材料中获取以下重要信息: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取消农业税,财政支持“三农”,增加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支出。然后分别对应其有何经济意义,但是还要从总体上阐释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2)审设问时应注意,所用哲理必须是辩证唯物论的范围,分析的是“农民按照城市的样子规划新农村”的现象。根据材料进行知识筛选,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实际,符合地方特色,因此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新农村要以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为指导,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

(1)本题考查“三农”问题,尤其是联系教材和实际说明系列惠农政策的意义。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哲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1)首先通过审设问确定知识范围、题型和命题意图,然后阅读材料,从中获取答题信息。要注意的是每一点材料信息和它所对应的经济意义之间要有直接联系,如: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另外,不能忽略从总体上概括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2)首先通过审设问确定知识范围、题型和命题意图,然后阅读材料,从中获取答题信息。一是农民心目中的新农村没有从实际出发,二是指出建设新农村要以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为指导。

易错点

(1)本题主要失分点是容易丢要点,原因有:一是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获取和解读不准确,二是忽略从总体上说明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2)学生容易把握不准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范围,在答题规范性方面也容易出错。

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