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 共3322题
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下列的账务处理中,注册税务师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作纳税调整增加的是( )。
A.安置残疾人员按规定可加计扣除的工资费用,未作扣除
B.因逾期归还流动资金贷款,银行加收的罚息计入“财务费用”
C.超过税法规定税前扣除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计入“管理费用”
D.购置办公用品因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及时认证而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计入“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残疾人员加计扣除的工资费不用做会计处理,只在纳税时做调减;银行罚息可以在税前扣除,不需要纳税调整;超标的业务招待费会计上计入管理费用是正确的,但是纳税时应当做纳税调增;,办公用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依法抵扣进项,但企业未及时认证导致不能抵扣进项,应当按价税合计计入“管理费用”中,企业的处理是正确的,无需纳税调整。
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是______。
A.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B.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D.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考点] 产品成本的构成
[解析] 在建工程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在建工程”;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记入“销售费用”账户,企业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只有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记入“制造费用”账户,最终计入产品成本。故选BCD。
下面( )内容不属于工资核算处理系统流程的范畴。
A.人事变动
B.考勤记录
C.计提福利费
D.备用金制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工资核算模块基本操作
[解析] ABC项均属于工资核算处理系统流程的范畴,而D项属于日常账务处理操作的范畴。
某市一家工业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相关生产、经营资料如下:
(1)当年取得不含税销售额9000万元;购进制药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购货金额2400万元、进项税额408万元;支付购货的运输费50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发票;
(2)本期销售产品成本5500万元;
(3)发生销售费用1200万元,其中:含广告宣传费800万元;
(4)发生财务费用320万元,其中:1月1日向企业借款,借款200万元,借期1年,支付利息费用20万元,同期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5%;
(5)发生管理费用960万元,其中:含业务招待费140万元,残疾人员工资40万元;
(6)全年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2300万元,并按实发工资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了2%的职工工会经费(实际拨缴40万元)、2.5%的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发生额57.5万元);职工福利费没有计提,按实际发生额300万元计入了成本、费用;
(7)8月管理不善,生产车间备用的原材料毁损,账面成本60万元,企业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的部分为60万元;10月直接向某老年服务机构捐款5万元。
要求:
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计算该公司税前准许扣除的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含加计扣除)、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营业外支出金额。
正确答案
销售费用:广告宣传费扣除限额=9000×15%=1350(万元),实际发生800万元,可以据实扣除。应扣除的销售费用为1200万元。
财务费用:应扣除的财务费用=320-20+200×5%=310(万元)
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9000×5‰=45(万元)<140×60%=84(万元)可以扣除45万元。应扣除的管理费用=960-140+45+40=905(万元)
职工工会经费扣除限额=2300×2%=46(万元),实际发生40万元,按40万元据实扣除。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2300×14%=322(万元),实际发生300万元,按300万元准予据实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2300×2.5%=57.5(万元),实际发生57.5万元,按57.5万元据实扣除。
税前准予扣除的营业外支出:
应扣除的原材料损失=60×(1+17%)=70.2(万元)
直接向某老年服务机构捐款5万元,不得扣除。税前准许扣除的营业外支出为70.2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王某投资开办了一家餐馆(个人独资企业),其自行核算的2009年度销售收入为1000000元,各项支出合计为800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0元。2010年4月,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有以下几项支出未按税法规定处理:
(1)王某的工资费用60000元全部在税前扣除。
(2)广告费140000元、业务宣传费80000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在税前扣除。
(3)业务招待费50000元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在税前扣除。
(4)计提了10000元的坏账准备金在税前扣除。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第60~64小题。
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元。
A.5000
B.30000
C.45000
D.50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个人独资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60%=50000×60%=30000(元),销售收入×5‰=1000000×5‰=5000(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为5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00-5000=45000(元)。
为了反映工资结算业务和工资费用的分配情况,企业应设置( )账户。
A.“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B.“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账户集中反映了企业工资结算业务和工资费用的分配情况。
期末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当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有( )。
A.出租无形资产的各期摊销额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
C.企业当期应交的土地使用税
D.管理部门设备发生的修理支出
E.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待处置的存货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选项A,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B,计入“制造费用”;选项C,计入管理费用;选项D,计入管理费用;选项E,生产中不再需要待处置的存货不进行处理,在处置时再做相应的账务处理,与当期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无直接关系。
期末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当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有( )。
A.出租无形资产的各期摊销额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
C.企业当期应交的土地使用税
D.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待处置的存货
E.管理部门设备发生的修理支出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选项A,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B,计入“制造费用”;选项C,计入管理费用;选项D,计入管理费用;选项E,生产中不再需要待处置的存货不进行处理,在处置时再做相应的账务处理,与当期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无直接关系。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费用核算内容的是( )。
A.企业在筹建期间的注册登记费
B.企业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C.企业缴纳的排污费用
D.业务招待费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1)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
(2)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等;
(3)用于管理之外的费用,包括董事会费、咨询费、诉讼费、税金、矿产资源补偿税、绿化费、排污费、研究费用、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固定资产修理费、业务招待费、其他管理费用等。
故本题选项均属于管理费用的核算范围。
甲企业是一家国有重型机械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33%。2005年度,甲企业的会计报表显示,销售收入净额为24 000万元,各项支出总额 (含捐赠)为21 420万元。相关纳税资料如下:
(1)以技术类无形资产和产成品向A公司投资,无形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为480万元,经评估确认,公允价值为540万元;产成品的原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经评估确认,公允价值为1 053万元(含增值税销项税额153万元),甲企业对该笔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是:
借:长期投资――股权投资 1 593
贷:无形资产 480
产成品 600
资本公积 513
此项投资占A公司股权比例的30%。当年年末,从A公司分得股票股利204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3元,A公司当年按所在地区的法定所得税税率15%计算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2)年内将本企业生产的一批设备转作固定资产,该批设备的生产成本为1 200万元,按平均售价计算的不含税出厂价为1 500万元。甲企业对该笔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是:
借:固定资产 1 200
贷:产成品 1 200
(3)本年的管理费用中,已列支广告费600万元,业务宣传费120万元,业务招待费 141万元;
(4)企业按批准的工效挂钩办法已在税前提取应付工资3 600万元,本年实际发放工资 2 880万元;
(5)本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7 200万元,应收票据余额为1 8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 50万元,应收账款中包括应收A公司账款为1 200万元;
(6)本年度按会计制度要求提取存货跌价准备75万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05万元。另因库房一角地基陷落,可收回价值较账面净值明显降低,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固定资产损失180万元;
(7)年内对外技术转让取得收入150万元,该项技术的账面成本为36万元,均计入会计利润,未计缴营业税金;
(8)通过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捐赠801万元。
要求:
(1)分别计算上述(1)至(7)项应确认的应纳税收入和准予扣除的项目金额,并说明理由;
(2)计算该企业的应纳税收入总额;
(3)计算该企业2005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该企业2005年的应交企业所得税总额。
正确答案
(1)分别计算上述每一事项应确认的应纳税收入额和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并说明理由:事项(1)确认的应纳税收入额为540+(1 053-153)+204÷(1-15%)=1 680(万元)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金额为480+600=1 080(万元)
以技术类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不征收营业税;对于从其他地区分回的利润应以还原的税前利润作为收入总额。
事项(2)确认的应纳税收入额为1 500万元,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金额为1 200万元
事项(3)确认的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金额分别为:
广告费的列支标准为24 000×2%=480(万元)
业务宣传费的列支标准为24 000×5‰=120(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列支标准为24 000×3‰+3=75(万元)
事项(4)可以确认的所得税前扣除金额为2 880万元,剩余部分用于建立工资储备基金,在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在实际发放年度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事项(5)可以确认的所得税前扣除金额为(7 200+1 800-1 200)×5‰=39(万元)
事项(6)可以确认的所得税前扣除金额为180万元。经税务机关核准的资产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其他各项准备均不得在税前扣除。
事项(7)可以确认的应纳税收入额为120万元,应确认的税前扣除金额为36万元。因无形资产转让净净入在30万元以下的部分免征所得税,同时,对外技术转让免征营业税。
(2)应纳税收入总额=24 000+1 680+1 500=27 180(万元)
(3)所得税前准予扣除金额=21 420+1 080+1 200-(600-480)-(141-75)-(3 600-2 880)-(50-39)-22 783(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
调整所得额=27 180-(22 783-801)=5 198(万元)
法定捐赠扣除额=5 198×10%=519.8(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5 198-519.8=4 678.2(万元)
(4)本年应纳所得税额=4 678.2×33%-204÷(1-15%)×15%=1 507.81(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按照产品制造成本法,不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费用是( )
A.工资及福利费
B.折旧费
C.维简费
D.管理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制造成本法的总成本费用的构成。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及维简费属于产品制造成本,应计入成本;而管理费属于期间费用不计入成本。
期末通过比较发现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则可能( )。
A.将其差额部分冲减“存货跌价准备”
B.增加“存货跌价准备”
C.不进行账务处理
D.冲减“存货跌价准备”至零
E.“存货跌价准备”经处理后仍有余额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点为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账务处理。即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时,应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和“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企业首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应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以后各会计期末,比较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以计算出应计提的准备,然后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反之,应冲销部分已提数。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如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时,应按恢复增加的数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但是当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其冲减的跌价准备金额,应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下列不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是( )。
A.生产工人工资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直接材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应从当期损益中直接扣除,不应计入生产成本。
企业进行材料清查时,对于盘亏的材料,应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期末或报批准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可分别转入( )。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营业外收入
E.其他应收款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对于盘亏的材料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为“其他应收款”处理;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账户,所以选项ACD正确。
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的委托对其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注册会计师作为该业务的项目合伙人需要对涉及管理层的有关认定作出正确的处理,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下列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完整性”认定的是( )。
A.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存货均存在并可供使用
B.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
C.当期的全部销售交易均已登记入账
D.期末已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存在”认定;选项C属于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完整性”认定;选项D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