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下图描绘了1991-2014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

知识链接:影响企业跨国投资的因素包括:企业实力、生产要素成本、市场环境、市场规模、政府相关政策、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等。

35.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2015-2020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以续画折线表示),并分别列举一个最主要的预测依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示例:

中国企业实力正逐渐增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加跨国经营),以获取国际市场、资源、技术。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要求预测2015-2020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依据。 解答时要注意图片下面的知识链接,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画出两条折线上升的趋势,且折线趋势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大于实际使用外商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会超过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

考查方向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

解题思路

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是描述类命题,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测2015-2020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画出折线图,并结合对外开放的知识,写出预测依据。

易错点

不会用折线图表示经济现象,不能调动经济生活对外开放的知识预测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的发展趋势。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1.2014年我国企业共发生81宗海外并购,交易额达356.1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加22. 7% 、30.1% 。 在海外并购所涉及的行业中,制造业以极大优势居于首位。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海外并购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②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规避国际经济风险

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全面优势

④跨国公司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企业兼并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①正确。海外并购有利于规避贸易保护主义而不是国际经济风险,②错误。③中“全面”说法夸大了我国的优势。海外并购使国内公司成为跨国公司,推动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④正确。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跨国公司、“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等知识。

解题思路

③说法明显错误,可确定①当选。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力推动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可得答案。

易错点

海外并购能够有效规避贸易保护主义,而不是国际经济风险。

知识点

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8.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值占商品进出口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且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余年中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种状况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企业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不可参与贸易

B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竞争力弱

C服务贸易个性化强,容易遭遇贸易壁垒

D我国服务市场条块分割严重,市场不统一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即贸易逆差也叫贸易赤字,因此A表述错误排除,我国企业提供的服务可以参与贸易,因此C不符合现实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我国正在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我国之所以服务贸易出淤泥差,是因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还需要调整和完善,因此B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外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的知识。

解题思路

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明确两点:一是了解逆差的知识;二是了解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需要平时多关注时政热点,了解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其次还要明确设问的关键点是主要原因。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

易错点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知识点

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8.小规模、零散经营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发展水平低,这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村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农户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坚持( )

①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②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③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生产专业化

④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某村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农户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坚持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①④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引进外资,也没有涉及区域分工,所以②③不选。故正确答案是B。

考查方向

三农 发展农村经济

解题思路

此题以发展农村经济为背景,做题时需要审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然后对比选项,排除无关选项即可。

易错点

材料并没有涉及引进外资,也没有涉及区域分工,可能错选无关选项

知识点

对外开放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7.在首次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的15年间,中国对非洲投资额从5亿美元跃升至300亿美元,有效推动了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带动中国消费品、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双边贸易额由原来的100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200亿美元。这说明

①国际投资有利于拉动国际贸易的增长

②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依赖于国际投资

③优势互补能有效促进双边经济的发展

④资本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

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提出在“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时,“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多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2020年,我国的高速铁路里程将翻一番,届时城市之间的往来会更加便捷,如从上海到长三角城市只要1小时左右,到东中部省会城市只要6小时左右,轨道交通也将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如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从目前的577公里增至804公里,车站数量将从现在337座增至506座。

37.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经济新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求:

(1)围绕主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示例:

经济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也为经济

结构优化创造条件。

经济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速

放缓时,增加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拉动社会需求,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另外,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增加交通便捷性、降低居民

出行成本,促进居民对休闲、旅游产品消费,发挥消费的动力功能,拉动经济发展。例如,

长三角地区的高速铁路建成后为杭州带来了更多的旅游客源,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济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为经济结构优化创造条件,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建设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快生产要素流通与扩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各经济部门的紧密结合,推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例如,上海地铁2号线路改善了陆家嘴、张江等地区商业结构和局住环境,使人流、物流和信息有序集聚,为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和高科技园区创造了条件。

解析

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设问指向是阐述经济新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意义类主观题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通常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再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本题考查的是经济意义,主要从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等角度总结和概括。

考查方向

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配置

解题思路

首先审题,把握题干要求,是阐述经济新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要求调动知识,需找解答方向然后运用术语分条理回答问题。

易错点

不能准确把握意义类命题的回答方法,答成措施类,不能从经济角度回答意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7.在首次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的15年间,中国对非洲投资额从5亿美元跃升至300亿美元,有效推动了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带动中国消费品、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双边贸易额由原来的100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200亿美元。这说明

①国际投资有利于拉动国际贸易的增长

②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依赖于国际投资

③优势互补能有效促进双边经济的发展

④资本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国际投资有利于拉动国际贸易的增长,①正确;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依赖于国际投资的说法不准确,②不选;中国投资非洲,带动了中国消费品、技术和设备的出口,这说明优势互补能有效促进双边经济的发展,③正确;两极分化是指贫富差距大,而材料中是中非均获得发展,故④不符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B。

考查方向

经济全球化。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分析和探究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排除法.,②错,④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条件

知识点

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0.大飞机是国之重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中止大飞机研制,转为与国外合作组装生产,但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并没得到核心技术。九十年代后期我国转向自行研制,经过十多年攻坚,大飞机终于在2015年成功下线。材料启示我们,发展战略性产业应(   )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C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

D把跨国公司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载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我国“自行研制”“十年攻坚”才获得成功,这启示我们发展战略性产业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BCD都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A。

考查方向

考查独立自主 对外开放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词,即可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可能错选其他无关选项

知识点

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下一知识点 :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国际经济合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8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