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 共145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迭,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敬。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 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全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治强之计,然臣窃谓政有本束,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行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文献在政治方面的主张及其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材料二作者的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其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思想的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张:效法西方民主政治。主张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等。
地位: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主张既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西方改革中国政治制度。
(3)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核心内容:定宪法、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
意义: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冲击封建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进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生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材料一、二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材料三中的展览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用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文明史范式解释③“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主张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可以。理由:材料一的观点是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材料二的观点是三权分立;都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2)材料一史料价值更大;因为材料一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或材料二是后人撰写。
(3)作用:①从现代化范式看,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民主政治,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②从整体史范式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③从文明史范式看,“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的主张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欣赏尊崇的心态,欲以西方文明取代封建传统文化,尽管这种“移花接木”法体现出变法理论的保守性和局限性,但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进一步向“现代人”转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诱知,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二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咨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密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初稿》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距清朝统治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和责任制政府。背景: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与革命党论战。
(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在宣传斗争中具有妥协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