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 共277题
(18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美洲西北部A国等高线地形图(下图)。
材料二 A国两城市波哥大与基布多各月降水量(㎜)对比(下图)。
(1)比较A国东部与西部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6分)
(2)基布多与波哥大的年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试分析其成因。(8分)
(3)A国是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鲜切花出口国,该国相对于荷兰生产鲜切花的有利条件有 、 。(4分)
正确答案
(1)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西部自南向北流;东部河流比西部流域面积大;东部河流比西部河床比降小;东部河流比西部河谷宽度大。(任取3点得6分)
(2)基布多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上升气流较强(2分);基布多夏季受到来自海洋吹来的西南风的影响(2分),遇高大山脉阻挡,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基布多受沿岸暖流(赤道逆流)影响,增温增湿(2分)。(前三点也可以从波哥大方面考虑)
(3)有利条件:热量充足(全年高温)(2分);劳动力廉价(2分)。
试题分析:
(1)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向、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势较低平开阔,西高东低,起伏较小。西部山地为主,起伏较大,地势南高北低。所以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西部自南向北流;东部河流比西部流域面积大;东部河流比西部河床比降小;东部河流比西部河谷宽度大。
(2)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方面来分析。基布多海拔较低,在200米以下,位于00~100N之间,气温较高,上升气流较强。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变成西南风,受沿岸暖流(赤道逆流)影响,带来大量水汽,遇到高大山脉阻挡,迎风坡多地形雨。波哥大地势较高,在1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上升气流较弱。离海洋较基布多要远,夏季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3)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方面来分析。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等;A国和荷兰最主要差异从自然条件来看,由于两地的纬度位置不同,气候差异大,A国地处热带,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从社会经济因素看,A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低,劳动力廉价。
13.材料一:我国总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比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示意图。
材料三: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变动情况。
材料四: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趋势。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特点?
(2)从图2和图3两图中可见,0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度明显下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现金收入都明显下降,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但总体来说都是呈增长趋势,这充分说明什么问题?
(3)根据图2可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05年达到高峰,主要原因。
(4)从图4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得:收入增长较快的是__________;从以上四幅图分析可得:随着__________进程和__________增长将推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持续提升,而中高收入人口的增多将促进消费升级趋势的日益明显。
正确答案
(1)总人口总体呈增长趋势,97年以前增长速度快于97年以后增长速度。
城镇人口占比呈稳步增长趋势。
(2)2003年我国面对:①国际形势多变;②国内重大疫情突发;③严重自然灾害的多种影响。
但各地区仍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充分表明了:①我国综合经济实力;②抗风险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3)中国04年开始取消农业税以及给农民优惠的农业政策和补贴,激发农民的积极性,粮食增产,价格回升,收入快速增长。
(4)高收入 城市化 收入
略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4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格局,这样,经济区陆域面积就达7.27万平方公里,占广西的30.7%。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2053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42%。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界人士认为:武汉城市圈有望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城市圈的第四极。
材料二 图15。
(1)试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比较两地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8分)
(2)湖北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方向是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花卉、水果、乳肉等,试比较分析它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4分)
(1)(8分,每点1分)
武汉城市圈
北部湾经济区
地理位置
地处我国中部,“九省通衢”的位置
濒临海洋,紧邻东盟(东南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交通
汉水在此汇入长江,内河、铁路运输发达
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港口群,是西南、中南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交通优势明显
资源
是鱼米之乡,丰富的人才、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和热带气候资源
经济基础
较好,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经济基础薄弱
(2)江汉平原:人多地少;水旱灾害频繁;易受寒潮影响(3分)
北部湾经济区:人多地小;易受台风的影响;农业技术水平较低(3分)
(1)从图上来看,武汉城市圈和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很大的不同,从地理位置来看前者:地处我国中部,“九省通衢”的位置;后者:濒临海洋,紧邻东盟(东南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前者:汉水在此汇入长江,内河、铁路运输发达 后者:拥有北海、钦州、,是西南、中南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2)经汉平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很大,所以多旱涝灾害,再加上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还受寒潮影响,北部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多台风,靠近广西所以经济水平低。
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材料二: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
材料三: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
(1)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4分)
(2) 位于美国洛杉矶市的詹姆斯先生(经度约为122.5°W),想与在中国北京市的李先生进行网上聊天,主要谈论中美两国的资源、环境等问题,假定两市的工作时间各是当地区时的8点~20点,在此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聊天的时段是:
李先生(北京时间) ;詹姆斯先生 (洛杉矶西8区区时) 。(4分)
(3)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4分)
(4)从上面材料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量吸收地表能量后,以 的形式返回地表。图示的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 循环的过程,在人类活动中控制①、②、③、④中的 (填代号)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8分)
为了提醒普通公众关注碳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请你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设计一条宣传语口号 (2分)
(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6分)
正确答案
(1)俄罗斯 日本(4分)
(2)8点~12点(2分) 16点~20点(2分)
(3)人均耕地面积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环境良好(4分)
(4)能源矿产(2分) 大气逆辐射(2分) 生物圈(2分) ④(2分) 只要涉及——倡导公交出行、多种树、节能等都行,只要简明、合理即可(2分)
(5)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森林资源。(6分)
略
阅读材料,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沿海工农业发达地区。同时这里文化科技发达,人力资源素质较高,研究开发潜力巨大。全国1/4的高等院校、1/4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及情报文件机构集中在本区,能够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级人才。
近年来,京津唐地区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作为我国最大的项目集群,对推进区域合作,构建京津唐“金三角”有重要意义。
(1)京津唐地区发展钢铁、石化、重型机械工业的优势资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
(2)钢铁、石化、重型机械工业生产之间有 _______________工业联系,集中分布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本区发展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
(4)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为京津唐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正确答案
(1)煤铁石油 (2)生产工序上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3)文化科技发达
(4)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略
(14分)该图为我国某聚落l968年、2005年相同比例尺示意图。读图答问题。
(1)分析当地最初形成乡村聚落的原因。(4分)
(2)如今,当地政府计划把甲处果园建成商品房。试判断建成后房产销售情况并说明理由。(4分)
(3)根据图中信息,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该地区几十年的变化加以评价。 (6分)
正确答案
(1)沿河分布,供水条件好;地形平坦,利于耕种,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依山傍水,冬暖夏凉,居住环境舒适。
(2)房产销售看好。原因: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位于城区河流的上游,且靠近山区绿化带,环境优美;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等。
(3)该区域在城市化的同时,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在城市周边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畜牧业、蔬菜、花卉等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在西北部荒山区修绿化带、水果基地、桑蚕基地,促进了生态条件的改善;把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综合开发中,增加了收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题,从地形、气候、河流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及农业和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甲地地势较高、处于河流上游,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利于房产销售。第(3)题,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纽约所在的北美局部地区示意图(图7)和四川省局部地区图(图8)
材料二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于2008年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共同举办。来自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企业、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600多人参加。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让”,推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成果。
(1)甲图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图中A地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请简述其主要地理原因。(6分)
(3)比较A、B两地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
(4)A、B两地共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此类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
(1)乳畜业(2分)纬度高,生长期短,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但适宜牧草生长,牧草资源丰富(2分) 城市人口多,乳畜产品需求量大(2分)。
(2)地形较平坦;农业条件好;工业很发达;商业、贸易、金融发达;交通便利。(每点2分,最多6分)
(3)A地主要向美国西部和南部迁移(2分) 原因是A地(美国东北部)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美国西部和南部资源丰富,新兴工业迅速发展,阳光充足,环境优美,成为“阳光地带”。(2分)
B地主要向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2分) B地(四川)人口密集,新的农业政策,解放生产力,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2分)
(4)酸雨危害严重(2分)
①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②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扭转高消耗、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③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④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⑤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⑥工业产生的废弃物达标排放。(8分)
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
正确答案
(1) 答案要点一: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距离珠三角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
(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略
中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迁出分布示意图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认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区,而“湖广填四川”几乎是与“江西填湖广”同时发生的。
……江西在元末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即使在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其残余势力仍然对明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江西地区长期遭受着明朝统治者的“重赋”待遇。
材料二 ……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我们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我们已经有22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随着我们国家最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们又看到了中国部地区加快复兴的前景……回往过去30年……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资源都在流明。……打开国门之后,资本、技术、投资、贸易机会、人才各种要素向哪里转移?中国的沿海区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环渤海。我们今天中国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城市差不多的场景。过去五年一个非常清晰的现象是若干资源要素开始向中国内陆转移。画一路线图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地区……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商业文明与城市变迁》(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来,中部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持的边缘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2001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东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1)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洪武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积极意义。(8分)
(2)九江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分析其成为米市和茶市的自然条件。(12分)
正确答案
(1)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促进迁入地与迁出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等。(8分)
(2)临长江,提供了便利了水运条件;邻近地区(鄱阳湖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是重要的水稻产区;江南丘陵气候温暖湿润,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是重要的茶叶产区。(12分)
略
15.图中V、I、S、T、A五国被称为“展望五国”,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均GDP是判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指标,据图分析“展望五国”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_____国(填写字母)。
(2)填表比较V、A两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特征。
(3)“展望五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请分析Ⅰ国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优势条件。
正确答案
⑴T
⑵
⑶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政策支持,对引进外资保持积极态度;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潜力大;交通便利等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