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的胜利的意义
- 共100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图二 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图为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
(1)探究题第一组:
①请你扼要叙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你认为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幅图所反映的战争有人说是十四年抗战,有人说是八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此加以说明,为什么有两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题第二组:
③指出两个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在涉及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他们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抗战胜利以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的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结合抗战的历史,说说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题第三组:
⑤同样是签约,但面对不同的场景,你的内心所产生的感受必然不同。你认为两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的是哪幅?请表达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一种说法:1931年九一八事件,日军侵略东北,中国义勇军奋起抗击。因此是14年。第二种说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因此是八年。
(2)③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清政府——妥协投降;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不抵抗”,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努力下组织抗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收回国家主权。
④世界反法两斯同盟有力的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根本的是中国人民的持久顽强的抗战。
(3)⑤图一:“悲愤”“悲伤”——中华民族从此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愤怒”——清政府苟且偷安,丧权辱国。
图二:备受鼓舞: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根据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国际国内的最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图二所反映的战争是14年抗战,有人说是8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说明。面对图二中的签约场景,你的内心定会倍受鼓舞,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国际:甲午战争时列强纵容、勾结日本侵华;抗日战争时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或答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日、或美苏英的支持)。国内: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妥协投降;抗日战争时全民族抗战。
(2)第一种说法: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因此是14年抗战;第二种说法: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因此是8年。原因: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43年、1844年、1845年北方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兴奋若狂。舍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一家著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钢琴,但是中国人仍然热爱自己的锣鼓,不能接受这种美意。
——摘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经说过:“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不合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引自1852年密切尔报告书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敌酋田中的奏折竞肆无忌惮地宣布“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欲征服东亚,必先征服中国”的侵略计划。……一九三七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芙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田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半世纪来,我中国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1843年至1845年,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商埠“兴奋着狂”?请找出材料一中的错误,并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改变材料三中的“奇怪的结局”,英国当时采取了什么对策?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对英国改变“奇怪的结局”有帮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50年盾,中国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结合史实分析产生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错误:北方各商埠。理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只开辟了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
(2)对策: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天津条约》十口通商;通过《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有帮助。原因: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向日本开放了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四个通商口岸和允许其在华办厂等;英国援引“最惠国待遇”中“利益一体均沾”的条款,可在上述四口通商和在华办厂等。
(3)原因: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单纯依靠官兵抗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②甲午战争中,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势单力孤;抗日战争中,中国得到海外华侨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
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在什么战争后签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呈现什么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马关条约》相对前两次战争所获侵略权益所体现的侵略方式有什么新特点?有什么严重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2)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延伸向内地。说明了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特点:更注重资本输出。危害: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代中国多灾多难,危机重重,各阶层、各阶级前仆后继,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抗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上有天国,地上有天国,天上地上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创开天国是也。
——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材料二: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森严。诸王出行,“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士兵,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材料三:见下图。
1945年9月9日中国 南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场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可得出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无法摆脱封建特权思想,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事件: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的相互配合;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美苏对日作战。
(3)认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