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摆
- 共2503题
如图所示,单摆摆长为10m,做简谐运动,C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D点与C相距为2m,C、D之间是光滑水平面,当摆球A到左侧最大位移处时,小球B从D点以某一速度匀速地向C点运动,A、B二球在C点迎面相遇,求小球B的速度大小.(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单摆的周期为:T=2=2π×
=2πs
小球A摆动到C点且向左运动的时间为:t=nT+T=2(n+
)πs,(n=0,1,2…);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S=vt,
得:v=,(n=0、1、2、…);
答:小球B的速度大小为,(n=0、1、2、…).
解析
解:单摆的周期为:T=2=2π×
=2πs
小球A摆动到C点且向左运动的时间为:t=nT+T=2(n+
)πs,(n=0,1,2…);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S=vt,
得:v=,(n=0、1、2、…);
答:小球B的速度大小为,(n=0、1、2、…).
如图所示,一个摆长为L的单摆做简谐振动.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O向右运动的同时,另一个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运动的小物块正好经过O点正下方的A点向右运动,运动速度为V.小物块与竖直挡板B碰撞后仍以原速率返回.略去物块与B碰撞的时间,要使物块返回A处时,摆球也同时到达O点且向左运动.A、B间距离s满足的条件是什么?(重力加速度取g)
正确答案
解:摆球做简谐运动,而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条件为物块来回所需要的时间为单摆半周期的奇数倍.
摆球运动时间t=(n+)T(n=1,2,3…)…(1)
物块开始运动到原处所需时间:t1=…(2)
T=2π…(3)
由(1)、(2)、(3)解得:s=(n+)πv
(n=1,2,3…)
答:A、B间距离s满足的条件是(n+)πv
.
解析
解:摆球做简谐运动,而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条件为物块来回所需要的时间为单摆半周期的奇数倍.
摆球运动时间t=(n+)T(n=1,2,3…)…(1)
物块开始运动到原处所需时间:t1=…(2)
T=2π…(3)
由(1)、(2)、(3)解得:s=(n+)πv
(n=1,2,3…)
答:A、B间距离s满足的条件是(n+)πv
.
如图甲所示,ABCDabcd为一放于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槽,上端开口,ABba、CDdc面为两铜板,其他面为绝缘板,槽中盛满导电液体(设该液体导电时不发生电解).现在质量不计的细铜丝的下端固定一铁球构成一单摆,铜丝的上端可绕O点摆动,O点在槽中心的正上方,摆球摆动平面与AB垂直.在两铜板上接上图示的电源,电源内阻可忽略,电动势E=8V,将电源负极和细铜丝的上端点分别连接到记+忆示波器的“地”和“Y”输入端(记忆示波器的输入电阻可视为无穷大).假设摆球在导电液中做简谐运动,示波器的电压波形如图乙所示.
(1)求单摆的摆长(已知π2=10,g=10m/s2).
(2)设AD边长为4cm,则摆动过程中摆球偏离CD板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忽略铜丝对导电液中电场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解:(1)由图乙可知单摆的周期为T=1 s
由T=2π得,l=
=
m=0.25 m.
(2)摆动过程中电压最大为6 V,该电压与摆球偏离CD板的距离△l成正比,有
=
,其中lAD=4 cm,U=6 V,E=8 V
解得△l=3 cm
此即为摆球偏离CD板的最大距离.
同理可得,摆球偏离CD的最小距离为1 cm.
答:(1)单摆的摆长是0.25 m.
(2)设AD边长为4cm,则摆动过程中摆球偏离CD板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是3 cm和1 cm.
解析
解:(1)由图乙可知单摆的周期为T=1 s
由T=2π得,l=
=
m=0.25 m.
(2)摆动过程中电压最大为6 V,该电压与摆球偏离CD板的距离△l成正比,有
=
,其中lAD=4 cm,U=6 V,E=8 V
解得△l=3 cm
此即为摆球偏离CD板的最大距离.
同理可得,摆球偏离CD的最小距离为1 cm.
答:(1)单摆的摆长是0.25 m.
(2)设AD边长为4cm,则摆动过程中摆球偏离CD板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是3 cm和1 cm.
如图所示,单摆摆长为1m,做简谐运动,C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D点与C相距为2m,C、D之间是光滑水平面,当摆球A到左侧最大位移处时,小球B从D点以某一速度匀速地向C点运动,A、B二球在C点相遇,求小球B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小球A摆动到C点的时间为:t=nT+T=(n+
)2π
=2(n+
)(n=0,1,2,3,4,…)
球B从D到C的运动时间:t==
得:v==
=
m/s(n=0,1,2,3,4,…)
答:小球B的速度大小为m/s(n=0,1,2,3,4,…).
解析
解:小球A摆动到C点的时间为:t=nT+T=(n+
)2π
=2(n+
)(n=0,1,2,3,4,…)
球B从D到C的运动时间:t==
得:v==
=
m/s(n=0,1,2,3,4,…)
答:小球B的速度大小为m/s(n=0,1,2,3,4,…).
周期为2秒的单摆叫秒摆.秒摆的摆长为1m,当摆长改为0.81m时,振动周期为多少?若使周期变为4s,则摆长又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周期为2秒的单摆叫秒摆,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有:
T=2π
当摆长改为0.81m时,周期变为=0.9倍,为1.8s;
若使周期变为4s,摆长变为4倍,为4m;
答:振动周期为1.8s;若使周期变为4s,则摆长为4m.
解析
解:周期为2秒的单摆叫秒摆,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有:
T=2π
当摆长改为0.81m时,周期变为=0.9倍,为1.8s;
若使周期变为4s,摆长变为4倍,为4m;
答:振动周期为1.8s;若使周期变为4s,则摆长为4m.
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中O点为单摆的悬点,现将小球(可视为质点)拉到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则摆球在竖直平面内的AB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最低位置.∠AOB=∠COB=α,α小于5°且是未知量,图乙表示由计算机得到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时刻为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据力学规律和题中信息(g取10m/s2)求:
(1)单摆的周期和摆长;
(2)摆球质量及摆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正确答案
解:(1)摆球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在一个周期内两次经过最低点,根据该规律,知T=0.4πs.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得:L==
=0.4m.
(2)在最高点A,有:Fmin=mgcosθ=0.495N
在最低点B,有:Fmax=mg+m
从A到B,滑块机械能守恒,有:mgR(1-cosθ)=mv2
联立三式并代入数据得:m=0.05kg;v=0.283m/s
答:(1)单摆的振动周期为0.4πs,摆长为0.4m;
(2)摆球的质量为0.05kg,最的速度为0.283m/s
解析
解:(1)摆球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在一个周期内两次经过最低点,根据该规律,知T=0.4πs.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得:L==
=0.4m.
(2)在最高点A,有:Fmin=mgcosθ=0.495N
在最低点B,有:Fmax=mg+m
从A到B,滑块机械能守恒,有:mgR(1-cosθ)=mv2
联立三式并代入数据得:m=0.05kg;v=0.283m/s
答:(1)单摆的振动周期为0.4πs,摆长为0.4m;
(2)摆球的质量为0.05kg,最的速度为0.283m/s
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绝缘轨道,AB段水平且光滑,BC段为圆心角θ=37°的光滑圆弧,圆弧半径r=2.0m,CD段为足够长的粗糙倾斜直轨,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质量m=2.0×l0-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被弹簧枪发射后,沿水平轨道向左滑行.
(1)若小球向左运动到B点的速度vB=0.2m/s,则经过多少时间小球第二次达到B点?
(2)若B点左侧区域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使小球带q=+1.0×10-6C的电量,弹簧枪对小球做功W=0.36J,到达C点的速度vC=2m/s,则匀强电场的大小为多少?
(3)上问中,若小球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运动到CD段的最高点时,电场突然改为竖直向上但大小不变,小球第一次返回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多少?(取sin37°=0.6,cos37°=0.8 )
正确答案
解:
(1)由于vB较小,上升高度很小,沿BC向上运动的路程远小于半径r,故小球在BC上做类似单摆的运动,周期为:
.
再次返回到B点的时间为半个周期:
=1.4s
(2)小球到达C点之前的过程中,动能定理:
W-mg(r-rcosθ)-qE(r-rcosθ)=,
解得:
E=1.0×l05N/C.
(3)设从C点到达最高点前小球滑行的距离为s,动能定理:
-mgssinθ-qEssinθ-μ(mg+qE)scosθ=,
解得:
s=0.8m.
从最高点返回到C点过程中,动能定理:
mgssinθ-qEssinθ-μ(mg-qE)s cosθ=,
解得:
v‘C=m/s=1.265 m/s.
答:
(1)若小球向左运动到B点的速度vB=0.2m/s,则经过1.4s小球第二次达到B点.
(2)若B点左侧区域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使小球带q=+1.0×10-6C的电量,弹簧枪对小球做功W=0.36J,到达C点的速度vC=2m/s,则匀强电场的大小为1.0×l05N/C.
(3)上问中,若小球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运动到CD段的最高点时,电场突然改为竖直向上但大小不变,小球第一次返回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1.265 m/s.
解析
解:
(1)由于vB较小,上升高度很小,沿BC向上运动的路程远小于半径r,故小球在BC上做类似单摆的运动,周期为:
.
再次返回到B点的时间为半个周期:
=1.4s
(2)小球到达C点之前的过程中,动能定理:
W-mg(r-rcosθ)-qE(r-rcosθ)=,
解得:
E=1.0×l05N/C.
(3)设从C点到达最高点前小球滑行的距离为s,动能定理:
-mgssinθ-qEssinθ-μ(mg+qE)scosθ=,
解得:
s=0.8m.
从最高点返回到C点过程中,动能定理:
mgssinθ-qEssinθ-μ(mg-qE)s cosθ=,
解得:
v‘C=m/s=1.265 m/s.
答:
(1)若小球向左运动到B点的速度vB=0.2m/s,则经过1.4s小球第二次达到B点.
(2)若B点左侧区域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使小球带q=+1.0×10-6C的电量,弹簧枪对小球做功W=0.36J,到达C点的速度vC=2m/s,则匀强电场的大小为1.0×l05N/C.
(3)上问中,若小球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运动到CD段的最高点时,电场突然改为竖直向上但大小不变,小球第一次返回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1.265 m/s.
一端固定在房顶的一根细线垂到三楼窗沿下,某同学为了测量窗的上沿到房顶的高度,在线的下端系了一小球,发现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保持竖直且恰好与窗子上沿接触.打开窗子,让小球在垂直于窗口的竖直平面内摆动,如图所示.
(1)为了测小球摆动的周期,他打开手机里的计时器,在某次小球从窗外向内运动到达最低点时数1,同时开始计时,随后每次小球从外向内运动到最低点依次数2、3、4…,数到n时,手机上显示的时间为t,则小球摆动的周期T为______;
(2)该同学用钢卷尺测量出摆动中小球球心到窗上沿的距离,记作L.则用小球摆动的周期T、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可将窗的上沿到房顶的高度表示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从小球第1次通过图中的B点开始计时,第n次通过B点用时t,故周期为:T=
(2)小摆的周期为:,大摆周期为:
,其中有T=
(T1+T2)
联立解得,h=
故答案为:(1)(2)联立解得,h=
解析
解:(1)从小球第1次通过图中的B点开始计时,第n次通过B点用时t,故周期为:T=
(2)小摆的周期为:,大摆周期为:
,其中有T=
(T1+T2)
联立解得,h=
故答案为:(1)(2)联立解得,h=
“嫦娥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新的突破.如果宇航员将在地面上校准的摆钟拿到月球上去.
(1)若此钟在月球上记录的时间是1h,那么实际的时间是多少?
(2)若要在月球上使该钟与在地面上时一样准,摆长应如何调节?(已知g月=)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解得:
此钟在月球上记录的时间是地球上记录的时间的倍,所以若此钟在月球上记录的时间是1h,那么实际的时间是
h.
(2)将单摆的周期公式变形得:.根据该公式知
所以若要在月球上使该钟与在地面上时一样准,摆长应调节为在地球上摆长的.
答:(1)若此钟在月球上记录的时间是1h,那么实际的时间是h;(2)若要在月球上使该钟与在地面上时一样准,摆长应调节为在地球上摆长的
.
解析
解:(1)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解得:
此钟在月球上记录的时间是地球上记录的时间的倍,所以若此钟在月球上记录的时间是1h,那么实际的时间是
h.
(2)将单摆的周期公式变形得:.根据该公式知
所以若要在月球上使该钟与在地面上时一样准,摆长应调节为在地球上摆长的.
答:(1)若此钟在月球上记录的时间是1h,那么实际的时间是h;(2)若要在月球上使该钟与在地面上时一样准,摆长应调节为在地球上摆长的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这个钟将变慢,若要重新调准,应增加摆长
B.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C.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D.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E.日光灯启动时,启动器内的玻璃泡中的氖气发出红光,这是由于氖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
正确答案
解:把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钟变慢,是因为周期变长,根据T=,需要减小周期,需减小摆长.故A错误.
B、振动周期等于波传播的周期,振动的频率越高,振动周期越小,则传播周期越小,即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故B正确.
C、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故C正确.
D、电磁波发射时,需要将信号加载到电磁波上去,这个过程称为调制,电磁波接收时,需要调谐,然后再进行解调.故D错误.
E、可见光是由于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红光是可见光.故E正确.
故答案为:BCE.
解析
解:把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钟变慢,是因为周期变长,根据T=,需要减小周期,需减小摆长.故A错误.
B、振动周期等于波传播的周期,振动的频率越高,振动周期越小,则传播周期越小,即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故B正确.
C、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故C正确.
D、电磁波发射时,需要将信号加载到电磁波上去,这个过程称为调制,电磁波接收时,需要调谐,然后再进行解调.故D错误.
E、可见光是由于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红光是可见光.故E正确.
故答案为:BCE.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