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标质量数,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质量数=17+20=37,故正确应为:3717Cl,故A错误; B.Cl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最外层满足8个电子的Cl,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氯气中存在1对氯氯共用电子对,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C正确;D.氯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正确的结构简式为:H2C=CHCl,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简式.

解题思路

A.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标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7;B.氯离子(Cl)为Cl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阴离子,最外层满足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C.氯气为双原子分子,最外层均满足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D.氯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据此解答即可.

易错点

本题主要是对常见化学用语的考查,涉及核素的表示方法、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电子式的书写、结构简式书写等,难度不大.

知识点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lmolCH3CH2C(CH3)3所含甲基个数为4NA

②2.8g乙烯和2.8g聚乙烯中含碳原子数均为0.2NA

③1.0L1.0mol/L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NA

④8.8g乙酸乙酯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4NA

⑤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分子数为2NA

⑥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⑦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1.5NA

⑧lmolC15H32分子中含碳碳键数目为14NA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⑧

C②③⑥⑧

D①②⑥⑧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①lmolCH3CH2C(CH33含有4mol甲基,含有甲基的数目为1mol×4×NAmol-1=4NA,故①正确;

②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为CH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则碳元素的质量相等为,所以碳原子数目相等为,故②正确;

③醋酸是弱电解质,1.0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H)+c(CH3COO-)=1mol/L,所以c(CH3COO-)小于1mol/L,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小于1L×1mol/L×NAmol-1=NA,故③错误;

④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14对共用电子对,8.8g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8.8g乙酸乙酯中共用电子对数为0.1mol×14×NAmol-1=1.4NA,故④正确;

⑤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故⑤错误;

⑥甲基(一14CH3)中含有的中子数等于碳原子含有的中子数为14-6=8,17g甲基(一14CH3)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的中子数为1mol×8×NAmol-1=8NA,故⑥错误;

⑦标准状况下,氯仿是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故⑦错误;

⑧C15H32是烷烃,分子中含有含有14个C-C共价键数,lmolC15H32分子中含C-C共价键数目为1mol×14×NAmol-1=14NA,故⑧正确.

故①②④⑧正确,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难度不大。

解题思路

①CH3CH2C(CH33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lmolCH3CH2C(CH33含有4mol甲基,结合N=nNA计算甲基数目;

②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为CH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为,根据计算碳原子的物质的量,结合根N=nNA计算碳原子数目;

③醋酸是弱电解质,1.0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H)+c(CH3COO-)=1mol/L。

④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14对共用电子对,根据计算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共用电子对数.

⑤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H原子不含中子,甲基(一14CH3)中含有的中子数等于碳原子含有的中子数为14-6=8,根据计算甲基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中子数.

⑦标准状况下,氯仿是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⑧C15H32是烷烃,分子中含有含有14个C-C共价键数,根据N=nNA计算C-C共价键数.

易错点

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注意公式的运用。⑤中易忽视乙醇是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

知识点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科目】化学

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试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28.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9.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为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0.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________。

31.工业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是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r[n(O2)/n(NH3)]=________,实际生产要将r值维持在1.7~2.2之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直接液化技术   间接液化技术

解析

: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故答案为: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技术;

考查方向

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题思路

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易错点

煤的综合利用,涉及到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FeS2+7O2+2H2O4H+2Fe2++4SO42—

4Fe2++O2+4H4Fe3++2H2O

解析

:第一步反应中反应物有FeS2、O2和H2O,生成物有Fe2+和SO4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7O2+2H2O=4H++2Fe2++4SO42-;Fe2+具有还原性,可被氧气氧化为Fe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故答案为:2FeS2+7O2+2H2O=4H++2Fe2++4SO42-;4Fe2++O2+4H+=4Fe3++2H2O;

考查方向

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题思路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来写离子方程式;

易错点

煤的综合利用,涉及到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

解析

: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故答案为: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

考查方向

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题思路

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

易错点

煤的综合利用,涉及到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25;O2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r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解析

:由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可知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n(O2)/n(NH3)}=5/4=1.25,故答案为:1.25;

O2浓度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γ{n(O2)/n(NH3)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故答案为:O2浓度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γ{n(O2)/n(NH3)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考查方向

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题思路

根据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来分析;根据O2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易错点

煤的综合利用,涉及到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8.以地下卤水(主要含NaCl,还有少量Ca2+、Mg2+)为主要原料生产亚硫酸钠的新工艺如下,同时能得到用作化肥的副产品氯化铵。

已知以下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除杂”时,先加入适量石灰乳过滤除去Mg2+,再通入CO2并用少量氨水调节pH过滤除去Ca2+,“废渣”的主要成分为(          )、(            )。

(2)“滤渣1”的化学式为(             )。

(3)在“滤液1”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滤渣2”的化学式为(         )。

(4)已知H2CO3和H2SO3的电离常数如下表,“通入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Mg (OH)2          CaCO3

(2)NaHCO3

(3)除去HCO3(多答“使更多的Na+形成NaCl析出,提高NH4Cl的纯度”不扣分)

NaCl

(4)NaHCO3+SO2 = NaHSO3+ CO2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4.关于反应2HI(g)  H2(g) + I2(g) - 11 kJ,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键能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1mol I2(g)中通入1mol H2(g),反应放热11kJ

C等物质的量时,I2(g)具有的能量低于I2(l)

D平衡时分离出HI(g),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故A错误;

B.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1mol I2(g)中通入1mol H2(g),反应放热小于11kJ,故B错误;

C.等物质的量时,I2(g)具有的能量高于I2(l),故C错误;

D.平衡时分离出HI(g),平衡逆向进行,碘化氢浓度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但比原来速率小,故D正确;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速率

解题思路

A.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是吸热反应分析;

B.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C.物质聚集状态气体能量高于液体;

D.平衡时分离出HI(g),平衡逆向进行,碘化氢浓度先减小后增大;

易错点

D项,平衡时分离出碘化氢,碘化氢浓度先减小, 平衡逆向移动的,碘化氢浓度又增大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某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一定有:c(OH)+2c(A2-)=c(H)+c(H2A)

B0.1 mol·L-1CH3COONa 溶液与0.05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酸性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 > c(Cl) >c(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CN溶液和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CN)+2c(OH)=2c(H)+c(HCN)

D0.1 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NH4+)+c(NH3·H2O)+c(Fe2+)=0.3 mol·L-1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OH)+2c(A2-)=c(H)+c(Na+)。

B.0.1 mol·L-1CH3COONa溶液与0.05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发生反应CH3COONa+HCl=NaCl+CH3COOH。反应后是含CH3COONa、 NaCl、CH3COOH等物质的量混合溶液,因为溶液显酸性,则说明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很微弱的。所以c(Cl) >c(H)、因此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CH3COO)> c(Cl) > c(CH3COOH) >c(H)。

C.根据电荷守恒可得①c(Na+)+c(H+) =c(CN-) +c(OH-). 根据物料守恒可得:②2c(Na+)= c(CN-)+c(HCN ) 。将①×2-②可得:c(CN)+2c(OH)=2c(H)+c(HCN)。

D. 0.1 mol·L-1(NH4)2Fe(SO4)2的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c(NH)+c(NH3·H2O)+c(Fe2+)+c(Fe(OH)2)=0.3 mol·L-1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题思路

A.电荷守恒。

B.0.1 mol·L-1CH3COONa溶液与0.05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发生反应CH3COONa+HCl=NaCl+CH3COOH。。

C.根据电荷守恒可得①c(Na+)+c(H+) =c(CN-) +c(OH-).物料守恒可得:②2c(Na+)= c(CN-)+c(HCN )。

D.物料守恒。

易错点

守恒定律的书写。

知识点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常温下,向20mL0.1mol/L某酸HR溶液中滴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选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B滴定前HR溶液中存在大量HR分子

CV = 20 mL时,溶液中水电离的

c(H+)×c(OH-)=1×10-14mol2/L2

Dc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有c(Na+)> c(R-)> c(OH-)> c(H+)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图象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20ml反应生成NaR溶液,溶液PH大于7显碱性,为R-水解导致,HR为弱酸,

A、c点达到滴定终点,溶质为NaR,R-水解呈碱性,选择指示剂变色范围较近的酚酞,不用甲基橙四因为变色范围大,导致误差大,故A错误;

B、HR为弱酸,滴定前主要以分子形成存在,故B正确;

C、V=20 mL时,由于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c(H+)×c(OH-)=1×10-14mol2/L2,故C正确;

D、c点达到滴定终点,溶质为NaR,R-水解呈碱性,c(Na+)>c(R-)>c(OH-)>c(H+),故D正确;

故选A.

考查方向

酸碱中和滴定、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解题思路

图象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20ml反应生成NaR溶液,溶液PH大于7显碱性,为R-水解导致,HR为弱酸,主要以分子形成存在,当加入氢氧化钠20mL,时,两者恰好反应生成NaR,由于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c点达到滴定终点,溶质为NaR,R-水解呈碱性,据此分析溶液中存在粒子浓度大小关系。

易错点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混合后溶质的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图象中酸碱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抓住图象进行分析即可.

知识点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5 分

硝化法是一种古老的生产硫酸的方法,同时实现了氮氧化物的循环转化,主要反应为:NO2(g)+SO2(g)SO3(g)+NO(g)  △H=-41.8 kJ·mol-1

11.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a.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v(NO2v(SO3 c.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

变         d.NO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12.某温度下,NO2(g)+SO2(g)SO3(g)+N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NO2(g)和S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

①10min后,甲中达到平衡,则甲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NO2)=______________。②丙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_______10min(填“<”“>”“=”),达到平衡后,设甲、乙、丙中SO2(g)的转化率分别为a、b、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由于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且全部是气体,故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故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故a错误;

b.反应中v(NO2)正=v(SO3)正一直存在,而只有平衡时才有v(SO3)正=v(SO3)逆,故只有平衡时才有v(NO2)正=v(SO3)逆,故当v(NO2)正=v(SO3)逆时,反应达平衡,故b正确;

c.由于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则总压强一直保持不变,故不能作为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故c错误;

d.在反应未平衡前,NO的消耗和生成速率不同,故NO体积分数会改变,当NO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故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a.由于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且全部是气体,故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故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故a错误;

b.反应中v(NO2)正=v(SO3)正一直存在,而只有平衡时才有v(SO3)正=v(SO3)逆,故只有平衡时才有v(NO2)正=v(SO3)逆,故当v(NO2)正=v(SO3)逆时,反应达平衡,故b正确;

c.由于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则总压强一直保持不变,故不能作为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故c错误;

d.在反应未平衡前,NO的消耗和生成速率不同,故NO体积分数会改变,当NO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故d正确.

故选bd.

易错点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某一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一定,这也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平衡的标志,常见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除了定义标志之外,还有一些衍生标志。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能力,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0.006mol/(L·min) (1分)② <(1分) a=c<b(1分)

解析

①根据反应中NO2(g)和SO2(g)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设在10min达到平衡时,NO2浓度的该变量为x,根据三段式可知:

               NO2(g)+SO2(g)⇌SO3(g)+NO(g)

初始(mol/L):0.1            0.1           0           0

△C:                        x              x            x           x

平衡:              0.1-x           0.1-x         x           x

根据平衡常数为可知:=x2/(0.1−x)2      解得x=0.06mol/L.

则平均速率v(NO2)=0.06mol/L10min=0.006mol/(L•min),故答案为:0.006mol/(L•min);

②由于容器体积相同,且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按照等比加料,达到的是等效平衡,故甲和丙为等效平衡,即丙中所达的平衡状态和甲相同,而由于丙中反应物的浓度大于甲,故反应速率比甲快,到达平衡的时间比10min短;由于甲和丙为等效平衡,故甲、丙中SO2(g)的转化率相等,而乙相当于是向甲容器中加入NO2,据故SO2的转化率大于甲,故三个容器中的转化率的关系为a=c<b.故答案为:<;a=c<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平衡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

①根据反应中NO2(g)和SO2(g)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设在10min达到平衡时,NO2浓度的该变量为x,根据三段式可知:

               NO2(g)+SO2(g)⇌SO3(g)+NO(g)

初始(mol/L):0.1            0.1           0           0

△C:                        x              x            x           x

平衡:              0.1-x           0.1-x         x           x

根据平衡常数为可知:=x2/(0.1−x)2      解得x=0.06mol/L.

则平均速率v(NO2)=0.06mol/L10min=0.006mol/(L•min),故答案为:0.006mol/(L•min);

②由于容器体积相同,且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按照等比加料,达到的是等效平衡,故甲和丙为等效平衡,即丙中所达的平衡状态和甲相同,而由于丙中反应物的浓度大于甲,故反应速率比甲快,到达平衡的时间比10min短;由于甲和丙为等效平衡,故甲、丙中SO2(g)的转化率相等,而乙相当于是向甲容器中加入NO2,据故SO2的转化率大于甲,故三个容器中的转化率的关系为a=c<b.故答案为:<;a=c<b.

易错点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某一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一定,这也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平衡的标志,常见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除了定义标志之外,还有一些衍生标志。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平衡的知识点,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某实验组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向一个1L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X、Y和一定量的Z三种气体,甲图表示发生反应后各物质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其中t0~t1阶段c(Y)、c(Z)未画出〕。乙图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四个阶段都只改变一种条件(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每次改变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6.若t1=5 min,则t0~t1阶段以Y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Y)=             

17.在t2~t3阶段Y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此阶段开始时v     v(填“>”、“=”或“<”)。

18.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19.t5~t6阶段容器内Z的物质的量共增加0.30 mol,在反应中热量变化总量为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在乙图Ⅰ~Ⅴ处平衡中,平衡常数最大的是       

20.在相同条件下,若向该容器中只加入X、Y,反应也可以达到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则n(x)=________mol,n(Y)=__________mol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016mol·L—1·min—1(2分)

考查方向

速率的计算

解题思路

V=△C/△t=(0.15-0.07)mol/L÷5min=0.16mol/(L˙min)

易错点

单位的书写

教师点评

该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

解析

在t2~t3阶段Y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则此阶段开始时v>v

考查方向

平衡的移动

解题思路

在t2~t3阶段Y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则此阶段开始时v>v

易错点

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减小压强,(2分)c3(Z)/c(X)c2(Y)(2分)。

解析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 因为除改变催化剂外 只有对一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才可能使平衡不发生移动,而速率减小说明是减小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直接根据定义可得出为 K=c3(Z)/c(X)c2(Y)

考查方向

影响平衡的因素及平衡常数

解题思路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 因为除改变催化剂外 只有对一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才可能使平衡不发生移动,而速率减小说明是减小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直接根据定义可得出为 K=c3(Z)/c(X)c2(Y)

易错点

压强对速率和平衡的影响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平衡和速率的因素的相互关系,中等难度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X(g) +2Y(g) 3Z(g)  △H= +10a kJ/mol(2分)Ⅴ(1分)。

解析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 因为除改变催化剂外 只有对一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才可能使平衡不发生移动,可以得出反应方程式为X(g) +2Y(g) =3Z(g) 根据t5~t6阶段容器内Z的物质的量共增加0.30 mol,在反应中热量变化总量为a kJ, △H= +10a kJ/mol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解题思路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 因为除改变催化剂外 只有对一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才可能使平衡不发生移动,可以得出反应方程式为X(g) +2Y(g) =3Z(g) 根据t5~t6阶段容器内Z的物质的量共增加0.30 mol,在反应中热量变化总量为a kJ, △H= +10a kJ/mol

易错点

热量与反应系数不对应,单位、以及焓变的符号“+”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属于中等难度题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16 mol (1分)0.17 mol (1分)31.25%(2分)

解析

本题根据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不变根据条件列出三段式进行计算,可得在相同条件下,若向该容器中只加入X、Y,反应也可以达到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则n(x)=___0.16 mol ,n(Y)=_____0.17 mol 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 31.25%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根据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不变进行计算,

易错点

不会利用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中等难度题

下一知识点 :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9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