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醛
- 共616题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E的结构中除含有羟基外还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7O3
(6)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酚羟基、酯基的有____________种
正确答案
(1)CH3CHO
(2)取代反应
(3)酯基
(4)
(5)ab
(6)三(或3)
(8分)某学习小组做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充分反应,溴水褪色;为探究褪色的原因,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溴水中的Br2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产生HBr;
②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③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可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Br2转化为HBr
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 Br-的物质的量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反应类型选项有:①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
(1) 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i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 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从上面提供的反应类型选项中选择,然后将序号写在答题纸上,下同)
ii若测得反应后n(Br-) = 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iii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2)向含Br2 0.005mol的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使其褪色,然后加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1.88克。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的反应为 (填序号):①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
(3)方案(一)是否可行?___ ___ ,原因是:
正确答案
(1)i ③;ii②;iii① ;(3分):
(2)①(2分);(3)否(1分),取代和氧化都有酸生成,无法通过反应后溶液呈酸性确定反应类型(2分)。
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 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 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计算出反应后溴水为2amol ,为氧化反应。不可行,因为氧化和加成后都有酸性,无法判断。
醛可以发生分子间反应,生成羟基醛。如:
烯烃分子则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二分子聚合。如: CH2—CH==CH2
。
(1)可由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两种醛合成。(填结构简式)
(2)转变为
须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较合理的反应过程。(填反应类型)
(3)将经两分子聚合后的生成物与氢气加成,所得产物按系统命名法称作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CHO CH3CH2CHO (2)消去 加成 消去 (3)2,4,4-三甲基-2-戊烯
本题考查利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可由HCHO和CH3CH2CHO聚合而成:
;由
时,去掉—OH需经消去,去掉
需经加成(H2)、消去;两分子
加成时,可表示为
,名称为2,4,4-三甲基-2-戊烯。
.含有饱和一元醛A的溶液100 g,其中含醛A 25.74%,加入另一饱和一元醛B 17 g后,从混合液中取出4 g,使之与足量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4.32 g。已知醛B比醛A多一个碳原子,A、B各是什么醛,并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正确答案
A、B分别是乙醛、丙醛,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O和CH3CH2CHO。
n(Cu2O)=
4 g混合液中含两种醛的质量:
m(A)=
m(B)=
设醛A的分子式为CnH2nO,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4n+16和14n+30。
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CHO+2Cu(OH)2RCOOH+Cu2O+2H2O,可知醛与Cu2O的物质的量相等,故
=0.03,n=2,
则A为CH3CHO,B为CH3CH2CHO。
将蔗糖与稀硫酸共煮后,向溶液中加入新制,加热未见红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未加NaOH溶液以中和酸,酸溶解了。
【错解分析】向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量太少。
【正解】含醛基的物质发生银镜反应及与新制反应成败的关键是反应环境应呈碱性。所以,应该先加NaOH溶液以中和酸直至碱性,在向溶液中加入新制
,加热,出现红色沉淀。
某学习小组做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充分反应,溴水褪色。为探究褪色的原因,他们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
①溴水中的Br2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③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可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Br2转化为HBr
为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一研究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 Br-的物质的量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1)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由是:
(2)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 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3)向含Br2 0.005mol的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使其褪色,然后加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1.88克。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的反应为 (填猜想序号),溴水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若要检验出其中的碳碳双键,其方法是 。
正确答案
(10分)(1)不可行 (1分) 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和乙醛被溴水氧化都有氢溴酸生成,溶液均呈酸性(1分) (2)a 0 2 a(3分)
(3)③(1分) CH3CHO+Br2+H2OCH3COOH+2HBr(2分)
(4)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使醛基氧化,然后再加入酸性的KMnO4溶液,若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证明有碳碳双键存在(2分)
试题分析:(1)由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和乙醛被溴水氧化都有氢溴酸生成,溶液均呈酸性,所以方案一是不可行的。
(2)如果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则必然生成溴化氢,因此溶液中n(Br-)=amol;如果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则溶液中不存在溴离子,因此溶液中n(Br-)=0mol;如果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则单质溴完全被还原生成溴化氢,因此溶液中n(Br-)=2amol。
(3)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则生成的1.88g白色沉淀全部是溴化银,物质的量是1.88g÷188g/mol=0.01mol。由于单质溴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所以单质溴和乙醛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方程式是CH3CHO+Br2+H2OCH3COOH+2HBr。
(4)由于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所以要检验碳碳双键的存在,首先要排除醛基的干扰,即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使醛基氧化,然后再加入酸性的KMnO4溶液,若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证明有碳碳双键存在。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有化学实验即科学探究之说法。纵观近几年高考,主要以考察探究性实验和物质制备实验为主。这些探究性和制备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滴入稀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消失,得无色透明溶液,此溶液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在溶液中滴几滴乙醛溶液,经水浴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写出上述一系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银氨 试管壁上有银镜产生,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
Ag(NH3)2OH+2H2O,CH3CHO+2Ag(NH3)2OH
2Ag↓+CH3COONH4+3NH3+H2O
AgNO3溶液中滴入稀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消失,得无色透明溶液成为银氨溶液,发生的反应是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
Ag(NH3)2OH+2H2O;银氨溶液用来检验醛基(
),现象是试管壁上有银镜产生,发生的反应是CH3CHO+2Ag(NH3)2OH
2Ag↓+CH3COONH4+3NH3+H2O。
图中硬质试管A中放入干燥洁净的细铜丝,左方烧杯中放入温水,试管B中放入甲醇,右方试管C中放入冷水。
向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甲醇蒸发和空气通过加热到红热程度的铜丝。
(1)为什么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然能保持红热?
(2)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倒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到沸腾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正确答案
(1)因为是放热反应。
(2)有红色沉淀生成;
HCHO+2Cu(OH)2HCOOH+Cu2O↓+2H2O。
该题考查的是醇氧化成醛的实验。
(1)2CH3OH+O22HCHO+2H2O放热反应,故不加热的铜丝仍保持红热。
(2)生成的甲醛易溶于水,将新制的氧化剂Cu(O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
(7分)取饱和一元醛B 0.375g和A 0.44g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共析出7.56g银,若A醛比B醛多一个C原子。计算并推断A、B各是什么醛?
正确答案
A.CH3CHO B.HCHO
1mol一元醛与银氨溶液充分反应析出2mol Ag;若是甲醛可析出4mol Ag,所以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1)若没有甲醛:设A、B的平均分子式为CnH2nO,
则CnH2nO → 2Ag
14n+16 2×108
0.375+0.44 7.56
所以n=0.52,不可能。
(2)以上计算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一个是甲醛,所以B是甲醛HCHO,A是乙醛CH3CHO(比B多一个C原子)。
(8分)四川盛产五倍子。以五倍子为原料可制得化合物A。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各题: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化合物B在硫酸催化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A。请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A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化合物C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的原料之一。C可以看成是B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产物。C分子中无羟基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结构,它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请写出C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C14H10O9 (2)
(3)+8NaOH→2
+7H2O
(4)+Br2→
(2)据题意:2分子B发生酯化反应得1分子A,故可根据A的结构简式推出B的结构简式为:。
(3)A与过量NaOH发生反应,酚羟基、酯基均可与NaOH反应,故1mol A消耗8mol NaOH。
(4)根据题干信息推断,C为,它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