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共766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某校图书馆新购进120本图书,其中教育学类书60本,心理学类40本,有30本既不属于教育学类也不属于心理学类,则这批书中教育心理学书有多少本( )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设教育心理学书购进x本。则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核心公式可得:60+40-x=120-30[*]x=10,故答案为A选项。
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人是( )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这是识记内容,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 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开始
B.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学更科学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不是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
B.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
C.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
D.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的技术不够到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问题很多,其中以本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独立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最为严重。其中,不包括选项D。
年轻教师小王渴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学了《小学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策略的内容后,决定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可一时又不知从何入手,请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给小王老师提些有益的建议。
正确答案
(1)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和使用有关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简言之,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3)影响掌握学习策略的主要因素有:
内部因素: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的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等。
外部因素:教师的教学模式、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等。
(4)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包括:
①确定学习策略;
②科学教授学习策略;
③提供元认知指导;
④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结束后的自我感受,请结合新课程改革,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这一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考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不过一想到考完后就可以玩电脑游戏了,心里便好受多了。我认真地做卷子,不知不觉地就写完了。老师把卷予发下来分析试卷,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心里很高兴,还不错。可老师分析试卷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走过来让我不要太兴奋,说别看是72分,是第48名,全班倒数第四。我的头立即低了下去,我考得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正确答案
首先,案例中教师对待这位学生的方法是不对的。
(1)教师错在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考试成绩只是学生学习的一次反映,并不是学生能力全部的体现,教师不能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评价标准,应该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发出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差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
(2)当面批评学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该老师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
(3)教育评价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教师应该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来调节教学活动。关心学生点滴的进步。
(4)虽然同其他同学比,该生还是比较落后。但是同他前期的成绩比较,已经有所提高。该老师既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提升自信心,反而批评打击学生,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案例展开论述(略)。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任务的是( )
A.教育教学设计
B.改革教育教学内容
C.优化教育教学系统
D.扩大教育内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扩大教育内容不是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任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